引言:广东中政联行以用心服务企业为宗旨,通过互联网为各级政府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提供招商引资方案,为合作园区精准匹配优质企业投资选址信息,为企业精准匹配优质产业园区,助推企业发展,为大湾区发展注入新动能。珠海5.0产业新空间 珠海产业园区 珠海招商引资 产业园区入驻
2023年,珠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工业投资近15年来首次超过房地产,从过去每年300亿元左右提升至近两年每年600亿元左右,占固投比重提升至35.8%,创历史新高,显示了珠海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潜力。
回看这一跃升路径,以高质量园区带动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无疑是珠海制胜的关键。近年来,为破解产业空间不足的问题,珠海率先提出“5.0产业新空间”概念,加快打造产城融合现代化园区,走出了一条具有珠海特色的产业发展新路子,也为珠海奔向万亿工业强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1月24日,科恒股份旗下科恒浩能新能源装备珠海基地首批设备交付仪式在格力集团格创·云谷南区举行,本次交付的设备将发往东亚地区,为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新能源装备技术加快布局全球、抢滩海外市场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科恒股份是国内“唯二”同时具备“新能源材料+新能源装备”双驱动的上市公司。目前,其已有浩能新能源设备、新能源正极材料两大产业项目同时落地珠海金湾。为满足科恒股份不断扩展的产能需求,格力集团为其量身打造了格创·云谷南区超大一体型厂房。按照规划,浩能新能源装备珠海基地预计全面投产后产值超20亿元,年纳税超2500万元,并为珠海贡献超千个就业岗位。
“受新能源生产设备限制,我们所需要的生产厂房对层高和承载都有极高的要求。在格力集团建设团队的密切沟通和招商团队的靠前服务下,我们的定制化需求得以精准匹配,为项目早日投产争取了宝贵时间。”科恒股份相关负责人说。
科恒股份在珠海的高效落地与投产正是珠海近年来将空间潜力加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一个典型案例。
2021年4月,珠海高规格召开全市产业发展大会,定下了2025年冲击万亿工业俱乐部的目标。
迈向“万亿工业强市”,高质量的产业载体至关重要、必不可少。这也是珠海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2022年,一个全新的园区概念在珠海横空出世——5.0产业新空间。按官方定义,5.0产业新空间建设标准包括五大要点:低租金、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全和运营优。
就此,珠海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种工厂”行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珠海5.0产业新空间在建及建成项目54个、总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其中,东部地区招商引资入驻率超八成、西部地区超七成。
调研发现,与“工业上楼”等其它模式不同的是,珠海5.0产业新空间的最大亮点在于可以让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灵活匹配对应的产业载体。
这其中,既有高于常规建设指标的标准化厂房,能满足中小企业“拎机投产”“拎包入住”的需求,提高企业投产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也有契合企业生产需求的定制化厂房,可通过以租代售减少企业前期厂房建设的资金投入,帮助企业“轻装”上阵。此外,当企业投产盈利后,根据企业意愿和经营情况,还可以逐年分批次对厂房进行回购。
这样的空间配置方式,得以最大效率破解企业落地难、见效慢等问题,为产业发展腾挪空间。另一方面,通过招商前置和生态服务,5.0产业新空间也切实为引领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为产业链聚能发挥着明显作用。
产业园就是生态圈——围绕珠海“4+3”产业集群,过去一年,5.0产业新空间签约入驻项目269个、协议投资额591亿元。项目牵引下,2023年,珠海“4+3”产业集群全年产值4406.6亿元、增长6.6%,其中新能源增长27%、集成电路增长28.9%、智能家电增长13.9%。2024年前2月,珠海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7%。
2月20日,海博思创储能系统智能制造基地与南方研发中心项目,在华发5.0产业新空间金湾平沙电子电器产业园举行项目一期投产仪式。
“我们十分看好珠海储能产业发展及应用场景,未来将扎根珠海、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样板工程。”海博思创董事长、总经理张剑辉在投产仪式上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吸引上下游企业落地,助力珠海构建储能全产业链闭环。
3月20日,具有珠海自主知识产权的矩形柱稳式半潜养殖网箱平台“伶仃牧场2号”“伶仃牧场3号”在粤新海工船厂开建,这标志着珠海首个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园正式动工,将打造“珠海造”新名片,抢滩海洋牧场装备蓝海。
“伶仃牧场2号”“伶仃牧场3号”,由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海洋集团旗下海洋装备研究院研发。平台建成后,将实现以珠海造支撑珠海园:以伶仃牧场系列网箱平台与周边30口重力式网箱形成“1+N”集群智慧养殖单元,支撑隘洲“标准海”示范产业园,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实现“低成本、高智能、低风险、高效率”的养殖目标,助推传统渔业转型升级。
珠海“因海而兴”,海域面积9348平方公里,是珠三角海洋面积最大的海滨城市。今年,珠海提出,要向陆地拓空间、向海洋拓空间、向天空拓空间,为中国式现代化珠海实践拓展“陆海空”广阔空间。这也为珠海未来产业园区的发展锚定了方向。
调研组发现,破解以往园区同质化竞争的惯常打法,今年,以海洋牧场产业园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产业专业园区正在珠海加速崛起,以谋求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跨代赶超,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中抢占先机。
在珠海高新区,占地15万平方米的港湾8号·大湾区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产业园已显雏形,预计于今年6月竣备交付。该产业园是大湾区首个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专业园区,将为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企业高标准打造产业创新空间。
“专业园区”是大湾区医疗产业园的强有力标签。园区通过专业规划分为药械创新、研发中试、公共服务平台、绿色健康、商务配套等五大组团,并配备了污水处理站,设有甲类仓库,配置双回路供电等。
“依托珠海高新区深厚的医疗产业基础和深中通道等便利的交通优势,未来园区将吸纳越来越多的重量级企业和项目,打造出国际一流的医疗产业生态圈。”高新建投下属公司珠海高新港湾科创产业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产研院院长李智强介绍,目前园区意向签约和洽谈项目近30个,其中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珠海市以外项目占多数,将为珠海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面向集成电路的专业园区也驶入了发展快车道,正加速成长为珠江西岸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高地。
2022年,在珠海市政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支持下,珠海大横琴集团与珠海先进集成电路研究院正式共建粤澳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特色示范园区。
据珠海先进集成电路研究院院长龚斌介绍,目前该园区签约企业已超60家,2023年园区产值近14亿元。按照规划,预计到2026年,园区可引进集成电路设计企业100家,年总产值达100亿元。
除此之外,在珠海高新区,研究院参与打造的“珠海集成电路制造及装备材料产业园”已于去年9月正式揭牌,将重点引进具有领先优势的MEMS制造、功率半导体器件、半导体装备及零部件、半导体材料企业,助力珠海集成电路产业链强链补链;在澳门,研究院参与打造的“粤澳集成电路国际创新中心”也正在组建中……
当前,珠海提出要紧盯颠覆性、前沿性技术,抢先引进低空产业、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战略性、先导性产业重点项目。专业园区的提速发展,也为珠海、横琴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低空经济为例,2024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及航空航天产业,打造“天空之城”。据悉,目前珠海高新区正规划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园,向着低空经济“万亿蓝海”挺进。
从无人机俯瞰珠江虎跳门水道以东,曾经水田密布、阡陌纵横的“白地”,如今,已跃升为珠海产业发展的热土。
5天一层楼、38天封顶、95天完成整区封顶……近一年来,由大横琴集团投资建设,致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当家”示范园区的斗门大横琴5.0产业新空间正在富山这片热土强势崛起。截至目前,该园区已签约项目53个,总投资额233.12亿元,预计年产值742.1亿元。
“在斗门大横琴5.0产业新空间内,落地企业之间可以形成上下游,有助于落地企业的良性发展,这也是我们选择富山的原因。”园区落户企业、氢瑞公司负责人刘长亮说,“产业园区配套齐全,加上大横琴招商团队、运营团队、投资团队的全力支持,让我们坚信选择富山是正确的”。
从一片滩涂到厂房林立,拔节生长的产业园区也见证了富山工业园发展的加速度。2023年,富山工业园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24.4亿元,同比增长20.1%;园区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41.3亿元,同比增长31.5%。
在珠海,这样的蝶变故事屡见不鲜。产与城融合发展、联动互促,成为塑造珠海未来城市面貌的关键元素。
位于珠海主城区西北门户的三溪科创城,几年前还是一片不起眼的“三旧地带”,辖区内分布着配套设施陈旧、产业类型低端、人居环境恶劣的旧村和厂房。
“三溪科创城通过规划挖潜、土地整合、旧村更新等方式盘整产业用地超100万平方米,创新实施定制化厂房、工业上楼、旧厂房提容增效等方式,高标准建设格创·智造、三溪智造港等一批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近三年内建成330万平方米产业新空间。”三溪科创城发展中心党组副书记、主任陆慧说。
据介绍,自2020年启动建设以来,三溪科创城总产出已实现翻番,工业总产值累计增长超70%;规上企业总数由142家增长到229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由51家增长到83家。
“这里不仅有顶配的工厂,有小学、幼儿园,还有高级人才公寓、商业、酒店、邻里中心、公园等各类配套,能够帮我们留住核心人才。”在格创·三溪落户的网络安全领军企业、A股上市企业天融信,正是看中了片区完善的综合配套设施。
据悉,三溪科创城预计今年将继续新建480套人才保障房,计划未来共建成约2000套配套人才公寓;优先规划建设10所幼儿园、5所小学、4所中学,为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齐全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能让城市更有温度、更具吸引力。今年,珠海提出,要优化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布局,把珠海54个5.0产业新空间与现有各园区建设成为“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的示范园区。
着力写好“产城融合”大文章,按照目标,珠海将推动实现全年园区生活生产配套建设投入不少于100亿元的目标,确保基础配套适度超前于项目建设需求。
在珠海金湾,金航集团正同期推进三灶产业荟、沙美产业荟两大工业邻里中心的建设,以助力工业区蝶变成为一个以产业为基础,融入城市生活功能,产业要素与城市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集聚区。
放眼全市,目前,珠海已规划布局42处工业邻里中心,将提供面向产业工人的商业服务、休闲娱乐和公共配套,推进打造“有归属感、有品质感、有幸福感、有烟火气”的共享蓝领社区。
在珠海高新区投资设立华南总部项目的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耕外骨骼机器人(医疗领域)多年,是国内智能康复领域的领头羊。在该公司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车哲淳眼里,珠海的政府服务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平日里无事不打扰,需要时有求必应。这正是他将企业落户珠海的重要原因之一。
营商环境既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近年来,珠海全面推进政府流程再造、规则再造,以政府“自我革命”优化企业服务,通过成立市政府企业服务专班、实施“拿地即开工”等方式,推动市区镇联动、各部门协同,支持各类企业发展,从项目审批、土地供给、政策扶持、新技术新产品创新应用场景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政府服务,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
2024年是珠海“项目攻坚年”“企业服务年”。“一个地方、一座城市的发展,短期靠政策、中期靠人口、长期靠服务。我们要把‘珠海政府服务’打造成为与‘珠海情侣路’‘港珠澳大桥’‘中国航展’一样声名远播的珠海品牌。”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志豪介绍说。
据悉,珠海将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和立柱项目“专班制”,实行“一个项目、一个专员、一跟到底”,通过集中会商实现各级各类审批事项的横向衔接和纵向贯通,推动各审批部门提前介入“赶跑、抢跑”,一揽子解决立柱项目超常规推进可能面临的各项问题,让服务围着项目转。同时,还将编制项目落地的标准化流程和正负面清单,将“特事特办”的特殊个案转化为常态化的标准通例。
这体现了珠海全方位服务企业的决心。而就产业园区来说,调研发现,为解决企业“落地难”“投产慢”“见效缓”等发展难题,推动更多项目在珠海落地生根,珠海各大产业园区也都在产业服务和园区运营上下足了功夫,不断自我加压、推陈出新独具特色的运营服务体系,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这些各具特色的服务体系,基本涵盖企业生产办公、生活配套、商务配套、休闲服务等各个方面,园区也通过链接资源为入驻企业优选财税咨询、法律咨询、人力资源、供应链服务等服务,为企业成长充分赋能。此外,部分园区还通过引入第三方创新平台,为企业研发创新提供更便捷的环境。
“中小制造业企业服务不仅面向企业,也面向企业家。”在中德制造业研修院合伙人靳毅看来,下一步,产业园区的企业服务核心还可进一步延展,努力提升企业的黏性,打造一个产业生态平台。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