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国百强产业集群: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超20%,先进制造业成发展新动能

透视中国百强产业集群: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超20%,先进制造业成发展新动能

发布日期:2023-03-31

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产业集群已成为重要载体。

 

近日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与上奇数科联合发布《民营经济驱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汇聚企业172.8万家。其中上市公司174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41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4765家。百强集群用仅占全国 2.9%企业数量,贡献了全国29.1%的上市公司、20.1%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12.1%的国高新企业,百强集群的创新能力、带动效应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报告》还指出百强集群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绿色化发展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

 

据悉,该研究评价以 2000 多个产业集群为对象,设定了五个入门标准,从创新能力、发展潜力、聚集程度、绿色水平等4个维度、8个子项,设计25个评价指标,并赋予权重,开展定量评价。

 

先进制造业成发展新动能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正不断增强。目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共37万家,其中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5万家,占比高达94%。

 

《报告》显示,百强集群中创新型企业数量同样快速增长。具体而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计2419家,占全国26.5%;其中近八成为民营企业,共计1935家。集群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4765家,占全国约12.1%;其中近九成为民营企业,共计39248家。

 

从研发机构来看,百强产业集群中,企业累计建设1065个研发机构,其中民营企业建设737个,占比69.2%。企业研发和技术投入力度大,普遍开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创新条件。

 

从专利申请来看,2022年,全国新增授权发明专利超10万项,65%来自民营企业。而百强产业集群累计授权专利36.1万件,占全国45.2%。其中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装备工业专利授权量位居前列。

 

在装备建设中,民营企业同样占据了重要地位。《报告》指出,百强产业集群累计攻克433 件省部级以上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其中民营企业攻克424 件,占比97.9%。在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部署上,民营企业渐成主力。

 

值得注意的是,先进制造业成为百强产业集群的发展新动能,以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为主的高端制造业占比接近40%。

 

在一级市场融资表现中,百强产业集群累计获得融资30206亿元,其中民营企业融资28458亿元,占比94.2%,半导体、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民营企业融资活跃。高端制造业受资本市场青睐,创新型民营企业吸金能力强。

 

此外,产业链的覆盖度及结构水平同样关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报告》显示,百强集群产业链平均覆盖度达到83%,其中纺织服装、生物医药、锂电池、新能源等重点行业产业链覆盖度已超过90%,集群产业链完整性进一步增强。

 

在百强集群内,企业梯次结构优势明显。平均每个集群内上市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占比约1.31%、0.78%和 7.85%, 显著优于全国平均占比0.01%、0.02%和 0.64%,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集群生态梯次结构。

 

在生产方式上,各企业以集群的方式联合生产,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同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间的合作,集中创新要素,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获得规模经济收益。

 

以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为例,集群拥有70700 家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覆盖动力电池及材料、电机、电驱、电控等关键环节,协同效率大幅提升,例如特斯拉单车生产时间从15分钟提升到45秒。

 

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一方面是我国产业集群创新力持续提升,另一方面,与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产业集群相比,我国目前的差距或短板也同样明显。

 

《报告》认为,当前我国产业集群的短板主要表现为:一是本土行业龙头企业的全球影响力仍有较大距离;二是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策源力仍很不足;三是产业链比较成本竞争力有所弱化;四是产业同构,大而不精,地区间专业化协同分工水平不高。

 

与此同时,在百强集群中,产业集群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绿色化发展能力有待提升等具体问题。

 

《报告》指出,百强集群区域分布总体呈现东密西疏、南稠北稀特征。东部地区占比超过70%,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从数量上看,东中西部产业集群数量差距大于经济发展差距,东部地区占有 71 个,中部地区19个,西部地区9个,东北地区仅有1个。其中,近50%的百强产业集群位于江苏、浙江、广东三省,分别为18个、17个和14个。

 

从城市上看,产业集群围绕城市都市圈呈梯度分布,上海、苏州凭借完备的产业基础、优异的创新环境位列前二;深圳、广州、杭州凭借优秀的创新能力和下游产业需求位列前五;台州、郑州、广州、无锡、重庆结合自身优质产业布局,入围产业集群前十。

 

在绿色化发展能力方面,尽管当前我国产业集群已经开始由传统劳动密集型向绿色创新型转变,但从绿色低碳看,绿色生产制造支持力度仍有待提升。

 

百强集群中,仅有18个集群绿色发展水平高于创新能力水平,集群企业整体在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方面建设不足。同时,工业领域全链条的绿色产品供给体系发展不均衡。百强产业集群中,民营企业绿色供应链数量为51条,仅占集群总量的45.9%,远低于其他关键指标占比。

 

《报告》认为,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关键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补齐产业链关键环节短板,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并不断优化产业政策以更好统筹发展。

 

为此,《报告》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实施集群能级跃迁计划;二是培育全球供应链集成能力;三是打造开放式协同创新生态;四是建设产业治理数字化平台;五是坚持融合化绿色化差异化。

 

 

 

(来源:招商引资实务)

首页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需求登记

项目
对接

申请园区入驻

单位名称

联系方式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