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广东中政联行以用心服务企业为宗旨,通过互联网为各级政府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提供招商引资方案,为合作园区精准匹配优质企业投资选址信息,为企业精准匹配优质产业园区,助推企业发展,为大湾区发展注入新动能。
粤港澳大湾区再被国家委以重任,又一个高规格的合作区一下子“火出圈”。
近日,国务院出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下称《发展规划》),送来政策大礼包。随着“官宣出道”,河套正式成为大湾区第4个重大合作平台。
紧接着的密集动作,也让大家对河套这个新晋“天团”成员的期待值拉满。
9月7日,40个项目集中签约入驻河套深圳园区。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也正式开园,首批16家香港企业机构组团进驻。
9月8日,河套首度迎来创投盛宴,签约落地规模超30亿元的3支基金,12家金融机构联合签署2000亿元专项投贷支持合作协议。
9月9日,首届“河套创客日”活动现场,香港青年科创团队6个项目签约落地。
从横琴、前海到南沙,再到河套,大湾区重大平台数量接连“扩容”。平台多起来了,当然是好事。
但也许有人会问,之前已经有三大平台,河套要担纲什么新的角色?
这个只有约3.89平方公里的“小地方”究竟能有多大的能量?
它又能给大湾区带来什么?
进阶,一二三四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26年前,一首歌曲《东方之珠》火遍大江南北。
如今,深港一河相连的河套已成为大湾区四大平台之一,站上了科创“C位”。
尽管有横琴、前海、南沙在前,但并不影响河套如此受关注。因为它们各有侧重、特色各异。
就像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所说:
横琴立足服务澳门、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
前海主要是与香港合作发展现代服务业;
南沙突出的是“粤港澳全面合作”和“面向世界”两个关键;
河套科技创新特色明显,具有深港跨境接壤、“一区两园”的优势。
目前,河套也是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命名的重大合作平台。
河套被时代垂青,并不是偶然。
首先,是全球形势下的选择。
《发展规划》中有一句话点出了大背景——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形势复杂,高科技领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的确,科技创新已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中美在芯片、5G、AI等领域博弈明显。放在全球视野下考量,就不难理解,为何中央大力支持建设一个科技创新合作区。
其次,是全国格局中的布局。
我国科技创新最强的地方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其中,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6年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指数连续3年居全球第2位。要摆脱被“卡脖子”的命运,大湾区是当仁不让的重点发力区域。
最后,是湾区进阶的需要。
深港是大湾区科技创新的“双子星”,但也有各自需要破解的难题。
香港期待以创新科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深圳希望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双方对构建开放型协同创新共同体提出了迫切需求,因此都把目光投向香港北部都会区与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天然交汇点的河套。
随着河套“加入群聊”,大湾区重大平台补齐了一块重要拼图。
实际上,5年来,大湾区建设动态推进,政策体系和合作平台不断丰富完善,其进阶历程可以用“一二三四”来概括。
“一”是指一个规划纲要。2019年发布的纲领性文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这项国家战略全面实施。
“二”是指两个合作区。随着“横琴方案”“前海方案”2021年相继发布,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正式落地。
“三”是指三大平台。2022年出台的“南沙方案”,让南沙成为第三大平台。
“四”是指四大平台,即横琴、前海、南沙、河套。
为什么平台越来越多?
在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看来,四大平台的打造,是深入推进大湾区建设的现实需要,也都是为了更好地落实规划纲要中定下的目标任务,共同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
浓缩,三点八九
关注河套的人,都会注意到,它是一个非常“迷你”的合作区,只有约3.89平方公里。
在粤港澳大湾区5.6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这是一个极小的点,仅占约0.007%。
相比横琴(约106平方公里)、前海(120.56平方公里)、南沙(约803平方公里),河套确实很袖珍,但也不妨碍它有着远大的雄心壮志。
毕竟,面积与能级不是正相关,面积小不一定代表能级就低。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河套所聚焦的领域,并不是过去那种需要大规模土地空间支撑的制造业工厂,而是不依赖土地、依赖智力的科技创新。而且,科技创新产生的价值,往往比纯生产制造环节含金量更高、更能改变世界。
从四大平台来看,科技创新是河套最鲜明的底色,也是贯穿《发展规划》的高频词。
其中提到创新107次、科技98次、科研55次、技术27次,都远远高于横琴、前海、南沙3个方案中出现的次数。
浓缩的就是精华,小河套肩负起大使命——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
怎么来实现这样的定位?
从《发展规划》透露的思路来看,河套将朝着两大方向努力。
其一,锻长板,让科技创新更国际化。
科技创新不是闭门造车,要摸着“开放”才能过河。河套被赋予“率先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成为世界级的科研枢纽”等任务,就是要开放创新、走向全球。
《发展规划》提到国际79次、全球14次、世界7次,三个高频词共出现100次,比横琴、前海、南沙3个方案提到的次数总和还要多;提到国际一流、全球一流、世界一流共达8次之多,同样高于其他几个平台。
借助香港国际化程度高等优势,河套将在构建国际化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发力,并打造国际一流中试转化服务平台。
其二,补短板,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为破解珠三角原始创新相对薄弱、优质高校资源稀缺等问题,河套将先行探索。比如,引进港澳知名高校优势学科重点科研项目,支持深港两地高校联合成立研究生院,共同培养创新人才。
在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路乾看来,珠三角城市制造能力强、创业氛围浓厚,但在高等教育、高端科创人才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而香港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及科研人才,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可以加快大湾区创新协同。
让科技创新的长板更长、短板补齐,这是国家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大任。
正如毛艳华所说,河套聚焦科技创新,有很强的针对性,不仅对大湾区,对整个国家都可以起到示范作用。
跨界,河核合和
除了科技创新,河套的另一优势就是跨境,“一区两园”直接跨境接壤。而其他三大平台都在广东境内。
这种变化,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更代表着一种鲜明的导向,那就是大湾区跨界融合将更深。
第一,跨越行政空间之界。
突破行政地理限制,河套开了先河。一个合作区横跨深港两地,深圳园区3.02平方公里,香港园区0.87平方公里。
未来大湾区其他区域,无论是珠三角与港澳还是珠三角内部,是否也会借鉴这种模式?值得期待!比如,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内相邻城市划出一定的范围进行更多平台共建。
第二,跨越科技创新之界。
科技创新涉及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等众多环节。为此,深圳园区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试转化基地,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作为中试转化的重中之重。
选择这些领域,既贴近大湾区的产业基础,又符合国际科技前沿趋势。
而深圳园区又可与深圳光明科学城、香港科学园等创新节点形成“半小时科研圈”,与广州、东莞、惠州等城市形成“一小时产业圈”。粤港澳联手,将打通湾区科研圈、产业圈。
第三,跨越体制机制之界。
瞄准打造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河套将在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
比如,创新科研相关资金跨境流动监管、探索国际互联网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营造与香港趋同的税负环境、全面接轨国际科研管理体制机制。这些探索,将可为整个大湾区乃至全国作示范。
为什么平台越来越需要跨界?
因为这种融合能够带来无限可能。
就像路乾所说,借鉴香港以及国际化的规则机制和先进理念,可以启发内地城市形成更完善的管理体系和高水平的治理能力。如果河套的经验推广到佛山、东莞等大湾区更多城市,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得益于跨界融合,河套的he,不单是“小河弯弯”的那条河,也将成为核、合与和。
其一,he代表核,即“智核”“创新核”。
就如《发展规划》所期待的,深圳园区可成为原始创新策源地、关键核心技术发源地、科技成果产业化最佳地、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和全球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向往的集聚地。
其二,he代表合,即合作、融合。
不仅包括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还有产业互补、平台共建、人文互融、生活互惠。
其三,he代表和,即总和、共赢。
无论是深港联动,还是粤港澳携手,做好“加法”,目的都在于放大合作效果、实现和和美美,释放大湾区建设的“乘数效应”。
以点带面,由易到难,期待湾区合作再进阶。
来源:南方+
咨询热线:
4008796001
咨询邮箱:
liaoyi@investingov.com
项目
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