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产业招商
7月1日零时许,第一辆香港单牌私家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驶入广东。这也标志着继“澳车北上”之后,“港车北上”政策正式落地实施。
在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的这一天,这一幕意义非凡,万众关注。人们不禁思考:“港车北上”对香港意味着什么?跨越伶仃洋的这场奔赴,将对粤港澳大湾区产生什么影响?作为北上首站的珠海,又将如何抓住这一新风口?
今天,我们不妨从新政之于香港、大湾区、珠海的三个层面,来深度解码“港车北上”。
▲“港车北上”正式实施,首辆香港单牌车驶入珠海。图/李建束
“港车北上”给香港带来什么?
“想开车去打卡国家版本馆(文沁阁)、天宫一号1:1展示舱”“顺便看看大湾区有什么新机遇”……自5月“港车北上”政策宣布以来,“大湾区游”“内地机遇”再次成为香港居民热议的话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一国两制”的应有之义,是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也是香港、澳门探索发展新路向、开拓发展新空间、增添发展新动力的客观要求。
公开数据显示,“港车北上”单是首轮就有超过1.6万人登记北上申请,目前则已完成三轮抽签,共约7700人中签申请名额。“民众申请非常踊跃,受欢迎程度超乎想象,预约系统还一度出现过载的情况。”有香港立法会议员受访时表示。
“港车北上”如此受香港人欢迎,用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的话来说:“它开启了香港融入国家大局的新阶段。”
▲“港车北上”正式实施,第一批香港单牌车驶入珠海。图/刘嘉诚
新体验。根据香港发布的数据,2017年至2019年,香港居民来往内地约为1.6亿人次/年,日均约为43.84万人次,主要通过公共交通往来。如今,“港车北上”让香港居民可自驾私家车进入广东,不用受限于公共交通运行时刻,探亲、旅行、商务有了更为密切、更为方便、更为自主的新体验。
新空间。香港陆地总面积1110余平方公里,广东省陆地总面积17.98万平方公里,“港车北上”之后,香港私家车活动范围(面积)由此扩大近160倍,这也为香港居民创造出新的更大空间。“依托 ‘港车北上’,香港居民可以自驾往来内地,这对于香港融入大湾区日常生活、生产、学习和消费范围具有实质性的作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军民表示。
新融合。香港和内地文化同源、人缘相亲,自回归祖国以来,中央一系列惠港政策保障了香港经济社会的稳定繁荣。此次“港车北上”以民生为导向,政策惠民范围深入香港社会基层,便利了香港居民前往内地体验和了解国情、分享国家发展红利、增强国家认同感。
“港车北上”,让香港居民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路途更加通畅宽广。
“港车北上”给粤港澳大湾区带来什么?
珠江入海口,粤港澳大湾区生机勃勃,正向着国际一流湾区加速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以珠三角为主阵地,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要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促进大湾区城市间的互联互通、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是两道“必答题”。
▲港珠澳大桥。图/李建束
先说第一道。粤港澳大湾区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的独特制度优势,也存在着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流动制约。
致力于打破流动障碍,大湾区陆续建设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在建)、深珠城际(在研)等一批硬联通设施,港澳和内地的人员流动也已实现自由行。但在今年以前,港澳单牌机动车尚无法开进内地,加上两地牌门槛过高,大湾区的自由流动需求仍有不小的开发空间。
随着“港车北上”落地实施,预计约45万名香港机动车车主受惠于此。当45万香港车主得以“低门槛”驶上大桥,大湾区城市群迈向更高水平互联互通水到渠成。
▲“港车北上”正式实施,第一批香港单牌车驶入珠海。图/刘嘉诚
再说第二道。最新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突破13万亿元人民币,湾区“含金量”,不容小觑。而换个角度来看,大湾区内的珠江口西岸城市的GDP总量只有东岸城市的1/5(根据2021年数据测算),“东强西弱”的问题明显。
一桥飞架伶仃洋,港珠澳大桥历史性地联通了珠江口东西两岸。如今,“港车北上”的加码,更是给东西两岸协调发展带来了一个突破口。这意味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其经济活动和人才、资本、科技等国际化资源可以顺畅落地西岸。
▲港珠澳大桥。图/李建束
当粤港澳三地自由往来、东西两岸无缝连接,产业、人才、资本、技术自由流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的美好未来就在明天。
“港车北上”给珠海带来什么?
作为全国首批经济特区和全国唯一与港澳陆路相连的城市,珠海向来善于从发展大局、时代大势中找寻“坐标”,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提高自身发展水平。
此次“港车北上”给珠海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图/李建束
机遇在于,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的带动和辐射力。香港机场是全球最大货运枢纽,拥有直飞全球近220个目的地国际航线。香港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2022年服务业占GDP 93.4%,高层次、国际化的专业服务是其突出优势。“港车北上”将有力提升两地人流、物流、资金流流动效率,进一步打通两地供应链、产业链、服务链,为珠海和香港的经贸合作带来巨大想象空间。
不能忽略的一点,还有改革创新的机遇。改革开放曾为珠海发展带来巨大红利,如今面向香港自由港的进一步开放,有望释放新一轮“制度红利”,并作用于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挑战在于,珠海作为第一站的承载和应对能力。“港车北上”对珠海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市承载能力都提出了考验,比如驾车通关时,能否畅通、不拥堵?市内停车缴费是否方便?车管、社保等政务和民生服务能否便捷办理?这些问题看似是小问题,却是实实在在关系体验感的问题。
▲珠海交警部门不断延伸交警服务,让港澳居民过关即可办理车驾管业务。图来源于珠海交警
可以说,珠海如果能把握并准确地回应港人进入内地之后的生活需求和投资需求,就能把“首站优势”变为“首站经济”,给珠海的发展创造一个向上飞跃的风口。反之,珠海就只是港人港资北上的一个过路点,“首站优势”终将沦为“过路通道”。
面对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撬动杠杆“激活一池春水”,如何因势利导赢得发展主动权,考验的是珠海的大局意识和广阔胸襟,以及主动将“风口”转化为“势能”的勇气和胆略。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座城市已经做出了回应。
珠海打出了一张重量级的经贸“王牌”——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6月28日,共建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大会在珠海召开,粤港澳物流园、空港国际智慧物流园、粤港澳大湾区海产品交易中心、珠港“空-陆-空”联运物流通道、粤西地区水果大桥出口通道、预制菜大桥进出口通道6大重点项目亮相,布局新通道建设。
▲共建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大会现场。图/钟凡
珠海实施了一系列服务“组合拳”——以更好体验感为目标,持续完善口岸、交通等配套服务。升级改造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一站式”车辆通关系统,小客车通关平均验放时间约为1.5分钟。改造全市146家停车场和部分A级旅游景区停车系统,具备自动识别港澳单牌车功能。
▲珠海相关部门对公共停车场道闸进行升级,对港澳单牌车出入停车场进行自动识别。图来源于珠海交警
要真正将“风口”转为“势能”,珠海要做的还有很多。
产业如何联动。香港是全球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但物理发展空间有限、经济成本较高。珠海正在建设产业大市,制造业基础扎实,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两地存在的经济和城市功能上的互补,可以探索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比如 “港澳总部经济+开放人才+珠海产业载体”模式,欢迎港澳企业家来珠建立总部基地、销售中心、研发机构;再比如“港澳科技孵化+珠海产业转化”模式,发挥5.0产业新空间对港澳科技企业的吸引力,聚集一批港澳科技企业在珠海创新创业。
▲共建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大会上,重点项目签约现场。图/钟凡
抓住“港车北上”做产业联动,就是把人员的流动从消费型转向生产型,让企业家过来投资、合作、研发,形成产业发展的一股新动能。“珠海未来将迎来更多的跨境创新要素,要更好地对接香港,把更多的人和生产要素盘活。”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周文港表示。
文旅如何留人。“百岛之市”“浪漫之城”,这是珠海广为人知的两个美称,用好文旅软实力,是把“流量”转为“留量”的秘诀。
今年刚刚开放的珠海太空中心,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香港中小学生前来游览。近距离探索宇宙奥秘,互动体验航空科技,太空中心出乎意料又情理之中地成为了港人来珠海的网红打卡点。
▲来自香港的学子在珠海太空中心开展研学活动。图/程霖
珠海可以进一步加大文旅业态产品供给,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区区有网红新热点”计划,打造珠海太空中心、长隆等一批网红新热点;依托珠海大剧院、华发中演大剧院等平台,举办形式丰富多样的演出和艺术交流活动,吸引港澳文化艺术人才。
服务如何便利。港人进入内地,交通环境、驾驶习惯、生活消费具有方方面面的不同,升级硬件设施是基础,“珠海还要用更广阔的视野审视服务,提供更精准、更便利的环境‘软服务’。”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持平评价道。
珠海正在全力打造的“珠海政务服务”品牌,可以进一步考虑嵌入更多香港要素,为港澳人士量身定制相关服务。比如港人最关心的人才跨境执业方面,能不能建立一套认可清单制度,相关人才备案后就能在珠海提供服务。
▲港珠澳大桥。图/李建束
港珠澳大桥上,
寓意深厚的“中国结”桥塔
静静“注视”着来往粤港澳的车流,
也见证港澳与内地
不断共拓发展新局。
“港车北上”“澳车北上”
带动了车流流动,
更带动了人员和民心的高速流动。
人们还希冀,
港澳和内地何时能实现“粤车南下”,
“双向奔赴”?
未来值得期待。
来源:珠海发布
咨询热线:
4008796001
咨询邮箱:
liaoyi@investingov.com
项目
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