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富矿”变“产业富矿” 珠海高新区谱写校地合作新篇章 | 产业招商持续不断

“科教富矿”变“产业富矿” 珠海高新区谱写校地合作新篇章 | 产业招商持续不断

发布日期:2024-09-04

引言:广东中政联行以用心服务企业为宗旨,通过互联网为各级政府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提供招商引资方案,为合作园区精准匹配优质企业投资选址信息,为企业精准匹配优质产业园区,助推企业发展,为大湾区发展注入新动能。招商引资 产业园区入驻 拿地建厂 企业选址 厂房出租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

 
在科技创新的大时代,科教资源就是一座城市的“富矿”。在以珠海为核心的珠江口西岸都市圈,集聚了不少知名高校,其中尤以珠海高新区高等教育资源最为丰富。这里集聚了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以下简称UIC)四所高等院校,其中三所985大学。珠海高新区不断开挖高校资源这一“富矿”,持续深化校地合作,谋划全域打造珠西科学城。
 
当“双一流”大学群与加速打造的珠西科学城相遇,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翻开时间的卷轴,珠海高新区自与辖区高校“牵手”以来,从空间上的融入到项目合作,再到校地全面融合发展模式的转变,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持续改革创新加强校地融合互动发展,合力变“科教富矿”为“产业富矿”,将大学的科教优势转为城市的发展优势,校地携手共同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一体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谱写出校地合作“奋进之笔”新篇章。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实验学校。

 

融 合

深化校地合作 构建共赢生态

 

9月2日,秋风送爽,随着2024年秋季新学期开学,珠海高新区又有一批家门口的学校“升级”“上新”,学位供给不断跑出“加速度”,把好学校办到产业工人家门口,让优质教育走进寻常百姓家,让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惠及每一个孩子。
 
这是珠海高新区深化校地合作,坚持高点定位、高位谋划、高端嫁接、高效推进基础教育持续创新、不断提质,以高质量基础教育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写照。
 
自2018年起,珠海高新区先后与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开展深度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和优势,通过共建基础教育学校、师资培训、课程开发等方式,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共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有效破解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推动珠海高新区教育事业不断加速跑。
 
今年以来,珠海高新区与北京师范大学全面深化校地融合创新,在珠海高新区共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实验学校东岸校区、金凤校区、实验幼儿园,打造“一校三址”的学校,形成完整教育链,并引进多位名校长,着力打造珠海高新区基础教育新名片,全力将珠海高新区打造为名校林立、名师云集的科教新城。此外,还将与北京理工大学开展紧密合作,共享教育资源,围绕培养拔尖创新科技人才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推进大中小一体化贯通培养,共同创办一所质量高、有特色、多元发展的现代化学校。
 
一个个名校长、名教师纷至沓来,汇聚育人“大能量”,续写高质量发展的教育篇章。
 
与此同时,珠海高新区还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为契机,携手高校在教育培训、人才引聚、成果转化、协同创新、资源共享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交流、结对共建,加快集聚一批国内外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和高层次人才,转化一批高科技成果,培育一批服务高新区“3+3+1”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全面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构建校地“共建共享共赢”新典范,走出一条独具高新特色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之路。
 
在深化校地融合的过程中,珠海高新区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一方面,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建设“高新区设备技术共享平台”,精准供给信息发布、供需对接、科技攻关、技术路演、市场配套等服务,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和“大市场”。截至目前,该平台已链接中山大学、北师大、北理工、UIC、暨南大学、珠海科技学院、遵义医科大学等7所高校的创新资源,并入驻南方海洋实验室、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两所科研机构,上线62个前沿技术研究实验室335项科研设备,入驻12个博士和博士后科研团队,为区域内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鼓励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申报科研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截至目前,已成功吸引多个高质量的创新创业项目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珠海高新区与北京师范大学全面深化校地融合创新。

 

赋 能

激活高校资源 双向促进发展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城市与高校之间的融合发展,是相互支撑更是相互成就,是双向服务更是双向赋能。
 
教师是教育的灵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高新区深知这一点,因此高度重视师资培训工作。通过与高校合作,高新区为区域内教师提供了系统的培训和发展计划。例如,珠海中山大学附属小学每年安排新教师到中山大学广州附小进行培训,不仅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提升了他们对现代教育理念的理解;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实验学校邀请名师专家授课,涵盖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学生心理等多个方面,为新教师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指导。
 
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珠海高新区也下足了功夫。通过与高校合作共建基础教育学校、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管理团队等方式,高新区不断提升区域内教育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例如,珠海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和小学在引入中山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后,迅速成为区域内的名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实验学校也凭借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成为珠海高新区基础教育新名片,赢得了广泛好评。
 
此外,高新区还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AI+心理”“AI+体育”“AI+作业批改”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8月1日,珠海高新区社会事业局与珠海读书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校企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推进优质产品在高新区属学校进行场景应用,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
 
目前,读书郎正在助力珠海高新区中小学全面普及数智作业服务平台建设,并在珠海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小学试点基于AI的智慧课堂、智慧作业及AI体育的场景应用项目,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教学数据和教育行为的精准分析。
 
据透露,为进一步促进校地融合发展,珠海高新区近来正积极推动读书郎与中山大学、北师大等高校开展战略合作,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及大模型,赋能高新“科教强区”建设。
 
如何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把“科教富矿”变成“产业富矿”?珠海高新区深知,突破的关键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
 
今年6月20日,珠海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和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联合举办成果转化系列活动,双向搭桥,有效对接一流高等院校和区内有需求的企业,既帮助高校盘活存量“沉睡”专利,又让辖区企业获得更多校园优质科技成果,通过产学研合作找补研发短板。
 
“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高价值专利的培育与成果转化将成为企业和地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们积极开展活动畅通供需管道,让更多企业的实际需求成为高校产学研攻关的方向和目标,推动更多优质科技成果从校园走进企业。”珠海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局长曹小丽表示,通过创新产学研合作新机制,有力促进校地融合发展,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而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 新

激发人才活力 壮大区域“向新力”

如何将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资源,释放出巨大的发展动能?珠海高新区不断深化融合、赋能、创新“两高”融合行动,充分发挥高校在培育优秀青年人才、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走出一条独具高新特色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之路。
 
在高质量发展的共同使命下,学校与城市通过人才共育、产业共融、创新协同的合作模式,实现校地共荣、互惠互利。
 
为拓宽用才留才渠道,进一步提升学生“留高率”,珠海高新区加大力度鼓励靶向培育人才,推动北京理工大学与迈为技术(珠海)有限公司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以工程项目为依托,深化产教融合,深入推进高层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打造校企合作样板工程。
 
与此同时,珠海高新区还鼓励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赛事。依托第十届“菁牛汇”创新创业大赛,在北理工、UIC设置校内预选赛,吸引超100个项目参赛,充分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潜力和热情;充分利用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载体,为高校团队、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技术研发、孵化空间、法律咨询和资本对接等服务,对入驻校友经济孵化基地“1元创业空间”且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租赁200平方米以内的场地每年只收取1元租金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厚植创新创业沃土。
 
依托“名企名校行”“扬帆高新”校园招聘品牌活动,珠海高新区积极实施“青春送岗”行动,先后在中山大学、北师大、北理工举办了8场专场招聘会,接收简历近3800份,成功促成超1000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推动大学生融入高新,扎根高新。
 
同聚一座城,校地“一家亲”。珠海高新区与辖区高校创新结对共建模式,形成“联建联管”的“大联盟”党建格局,大力培育一批大学生“义务讲解员”,利用节假日时间深入区内各旅游景点、文化场所为市民游客提供免费讲解服务,引导大学生共同参与高新区建设。积极发动高校师生到社区开展送学上门、专业知识辅导、反诈宣传、垃圾分类、文明城市建设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更多师生融入基层治理,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乡村振兴等工作,为青年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满足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大学与城市,共生共长,相互成就。校地融合得越深入,便能源源不断地激发创新力。在打造文商旅新“IP”方面,珠海高新区充分激发高校创意和活力,大力推行“一校一街”联建模式,推动北京理工大学(珠海)与唐家社区、唐乐社区联建唐家古镇山房路,中山大学与淇澳社区联建淇澳白石街,UIC与会同社区、那洲社区联建会同—那洲绿道环线,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与前环社区联建格力海岸商圈,充分挖掘街区文创、旅游资源,探索组建大学生合唱团、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乐团,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应用场景。同时组织、联动高校大学生参与“桥来风至·主播看高新”系列主题活动暨新媒体大赛,助力城市品牌传播、激活城市消费活力。
 
以“校友圈”撬动“人才圈”“产业圈”,促进产学研协同融合发展,是珠海高新区创新推动校地融合发展的又一“利器”。该区充分利用“高校联盟”资源,推动华南理工大学校友项目——高吸水绿色材料项目[春语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落户华发高新产业园;推动“校友经济”项目落户,吸引西安交大校友优质科创项目和人才落地,助推珠海高新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的珠海高新区,正不拘一格留人才,千方百计引项目,细致入微搞服务,奋力打造成为高校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着力构建起集聚高校人才和科技资源的产业经济圈、消费经济圈和特色文化圈,推动人才“变量”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谋划全域打造珠西科学城,加快成为珠海培育、壮大、应用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来源:珠海特区报

首页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需求登记

项目
对接

申请园区入驻

单位名称

联系方式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