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珠海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领跑珠三角 | 产业招商持续不断

今年一季度珠海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领跑珠三角 | 产业招商持续不断

发布日期:2024-05-23

引言:广东中政联行以用心服务企业为宗旨,通过互联网为各级政府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提供招商引资方案,为合作园区精准匹配优质企业投资选址信息,为企业精准匹配优质产业园区,助推企业发展,为大湾区发展注入新动能。产业招商  招商引资 产业园区入驻 拿地建厂 厂房出租

 

向新求实的珠海,

正从又一个春天扬帆再起航,

推动高质量发展驶向“新蓝海”。

 

今年一季度,珠海地区生产总值1046.64亿元,同比增长6.7%,不仅实现“开门红”,增速更是领跑珠三角,这也是珠海首次实现一季度生产总值超千亿元。有媒体报道中写下这样的标题:“今年一季度,珠海变‘猛’了!”

 

更令人瞩目的是,工业经济的强劲增长,成为支撑珠海经济争先进位的核心驱动力。

 

今年一季度,珠海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394.96亿元,增长12.2%,增速同样位居珠三角第一;重点发展的“4+3”产业实现增加值314.31亿元,增长13.4%,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近80%。

 

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

数据里蕴藏着上半年和全年的

势头和信号。

深度解读一季报,

我们能看到什么?

对于冲刺“全年红”,

珠海又有哪些谋划?

 

 

“4+3”产业增势良好

头部企业、腰部企业齐发力

 

今年一季度,珠海工业生产实现良好开局,首先得益于“4+3”产业增势良好。具体来看,智能家电、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精细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分别增长27.0%、25.4%、20.7%、11.1%、9.5%、2.6%。

 

与此同时,全市重点企业的贡献作用巨大。据统计,全市工业百强企业完成增加值277.66亿元,同比增长15.0%,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2%,“压舱石”作用愈发凸显。

 

“腰部企业”的成长向好,也有力支撑了全市工业基本盘。从一季度产值看,规模排名200-500的工业企业产值增长13.8%,较去年同期提升18.7%,规模排名500-1000的工业企业产值增长4.5%,较去年同期提升12.2%。

 

现代产业发展,也令人眼前一亮。一季度,全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231.49亿元,增长10.5%,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8.6%;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289.99亿元,增长10.5%,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3.4%。

 

从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看,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9.80亿元,增长2.4%。其中,工业投资172.82亿元,增长4.4%,占比36.8%。

 

但在全市经济尤其是工业生产实现“开门红”的同时,同样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与隐忧。例如,受到硅片价格下挫的影响,部分光伏产业龙头企业的产值下降;年内能投产的重点项目产值有限,工业经济新增量不足;受需求不足、订单不足、库存积压等因素影响,不少中小企业开拓销售渠道的成本“水涨船高”。

 

从基数来看,去年二季度,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95.1亿元、增长6%,增速是去年四个季度中最高的。既要延续今年“开门红”的势头,又要在高基数下实现高增长,任务不可谓不艰巨。

 

“在稳增长的同时,还是要注重狠抓新增量。”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有13个新项目可在上半年投产上规,预计贡献产值12.6亿元,“此外,也有一批产业项目基本具备签约动工条件,要像推进高景太阳能项目143天建成投产那样,全力全速推动这批重点项目建设,形成投资、产业增量。”

 

与此同时,我市将积极落实中央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决策部署,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提升工程。修订出台市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大技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快技改”,放宽门槛引导“小技改”,新增保险增信、融资租赁等技改金融扶持方式,支持工业软件以及光伏、储能系统设施建设等投入纳入技改扶持奖补范畴,推动全市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促进工业投资稳增长。

 

抓好“三件大事”

加快推进39个产业立柱项目落地开工建设

 

2024年是珠海的“项目攻坚年”和“企业服务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重点抓好“立柱项目快落地”“盘根计划全铺开”“产业空间大整合”三件大事。

 

如何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能不能抓好这“三件大事”,既紧扣着珠海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也关系着珠海能不能真正踩足创新发展“地板油”,轰出工业经济“推背感”。

 

——加快推进“立柱项目快落地”,把发展增量落实到一个个重点项目上。

 

“今年全市要力争引进落地1个百亿级的龙头项目,每个季度引进落地1个50亿级的重大项目,每个月度引进落地1个10-20亿级的重点项目。”市发展改革局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我市将加快推进39个产业立柱项目落地开工建设,纬景储能等4个已投产项目要做好跟踪服务;广东鸿钧等19个已动工项目要加快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科恒正极材料等2个已签约项目要尽快开工;还有14个在谈项目要推动尽快签约落地。

 

——深入落实“盘根计划”全铺开,把存量企业服务落实到一个个市场主体上。

 

如何“让广大企业像‘大树盘根’一样扎根珠海、做强做大”?据了解,我市将加快出台《珠海市“盘根计划全铺开”实施方案》,围绕“优化政府服务态度、提升政府服务能力、提升政府引领能力”三个方面,聚力打造全流程企业服务的“珠海政府服务”品牌,既要通过服务有效解决企业的存在问题,也要了解企业发展布局和未来发展方向,引领和推动企业有更大的发展、更多的产出。

 

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市发展改革局也建议,香洲区、高新区等开展“扫楼”活动,发现成长性好的企业要做好精准服务,总部在外地的,争取其总部落地珠海。

 

——加速推动“产业空间大整合”,厚植“产业森林”的沃土。

 

在“产业空间大整合”方面,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向陆地拓空间、向海洋拓空间、向天空拓空间,加快把珠海建设成为创新企业集聚的‘产业森林’、各类人才集聚的‘美好家园’,为中国式现代化珠海实践拓展‘陆海空’广阔空间。”

 

据了解,我市充分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统筹做地、城中村改造、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留用地开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等支持政策,进一步梳理整合利用土地整备资源。通过“工改工”“工业上楼”推动我是成熟的产业园区扩容提质,优化产出产值,提升亩均效益。

 

在抓好“三件大事”的同时,围绕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任务,珠海还将因地制宜打出“组合拳”。

 

结合珠海产业集群发展基础,我市提出要进一步完善“链长制”机制,梳理12条重点发展产业链条,实施“一链一策、一链一体系”扶持培育。同时,打造产业链要素高效配置体系,依托“云上智城”,构建企业高效供需平台,实现生产要素更大范围、更高效率、更加精准的优化配置和协同调度。

 

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8%

 

今年3月20日,省委常委会来到珠海调研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珠海工作,就在新起点上推动珠海现代化建设进行专题研究部署,要求珠海在新时代新征程担当作为、加快发展,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

 

其中,围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省委要求珠海“坚持实体为本、创新为要,加快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新链条,聚焦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主导产业、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现代企业体系,以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促进生产力加快向新的质态跃升”。

 

近年来,珠海始终把抓项目、兴产业、强实体摆在重要位置。从数据来看,2023年,珠海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大关,从无到有系统构建起初具区域竞争优势的光伏、新型储能产业体系,一批新能源项目异军突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竞相涌现。

 

4月12日,市委九届七次全会召开,深化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3”思路举措,明确提出把“担当作为、加快发展”作为统领珠海工作的主题主线,努力到“十四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0亿,到“十五五”末地区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迈入万亿级城市行列,为全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由春入夏,热浪更加升腾。奋进在新征程上,有一份植根在特区人基因中的热切,也再次因产业而汇聚、涌动、喷薄。

 

近日,《珠海市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正式印发,今年珠海共安排市重点建设项目319个,总投资3822.9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78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6.8%。

 

在现代产业体系领域,我市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持续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共安排项目137个,总投资1366.4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8.63亿元。其中,产业立柱项目15个,总投资237.8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5亿元。

 

坚持产业立市、制造业强市,珠海仍要以优质项目抢占发展先机、激活产业活力,为高质量发展孕育出更多可能。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各地经济竞争力,珠海产业发展模式具有对传统产业倚重较少,新兴产业占比较大等特点,因此在此轮新旧动能转换升级的波动期中,珠海可以说更具‘轻装上阵’的灵活性。”针对今年珠海提出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8%的目标,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建议,要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围绕重点产业链上下游开展精准招商。

 

此外,在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方面,林江建议要做好产业规划,谋划应用场景,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经济特区优势,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厚植未来产业的发展土壤,为未来产业提供足够的“想象空间”。

 

企业样本

格力电器一季度营收约363.64亿元

 

可以上下送风,让体感更舒适的空调;机身上铅笔不倒、滚筒内气球不破的净静洗衣机;零下5℃不结冰,可持续保鲜的“魔法”冰箱……近年来,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格力电器持续用力,瞄准研发制造贴近消费者需求、健康节能舒适、性能国际领先的家电产品,布局多品类,主攻高端化,持续开拓产业新赛道。

 

近日,格力电器亮出2024年第一季度成绩单:公司营收约363.64亿元,同比增加2.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6.75亿元,同比增加13.77%。在龙头企业的牵引带动下,今年一季度珠海智能家电产业增长迅猛,增速达到27.0%。

 

 

“手臂”灵活翻飞、动作精准高效的工业机器人,活跃在注塑、钣金、总装等各个车间的生产一线;车间通道上,AGV导航车与智能电子仓默契配合,智能调度、精准配送已成为现实;作为工厂“大脑”的智能信息集控中心已实现全产线、全流程数字化,从生产计划到制造执行一目了然……在格力高端智能电器(高栏)产业园的“黑灯工厂”里,更全方位展现着企业对新质生产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丰富内涵的诠释。

 

何谓“黑灯工厂”?作为未来工厂的典范,“黑灯工厂”其实也是“智慧工厂”,通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实现了生产流程的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形象地说,工作由智能机器人或自动化设备自行完成,无须开灯。

 

以格力高端智能电器(高栏)产业园为例,相较传统工厂单套空调产线就需要上百位工人,这里的车间仅需设备维保、质量管控和巡检等极少数员工,生产效率却提升86%。“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更为格力电器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先机。”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表示。

 

前不久,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发布《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如今,以格力电器为代表的家电企业也使出浑身解数追赶家电“换新”浪潮。4月28日,格力电器官宣投入30亿元资金,启动对家电产品的以旧换新活动。

 

产业观察

竞跑新型储能产业新赛道

 

今年2月,由国内电化学储能系统行业“龙头”海博思创投资打造、珠海华发集团引进落地的海博思创储能系统智能制造基地与南方研发中心项目,在平沙电子电器产业园举行项目一期投产仪式。该项目作为珠海市“产业立柱”项目,将填补珠海在储能系统集成环节的产业空白,助力珠海加快打造新型储能产业高地。

 

今年一季度,珠海新能源产业增长11.1%,包括海博思创、鸿钧异质结项目等在内的多个龙头项目相继顺利投产,为珠海新能源产业积蓄了强大动能。“我们十分看好珠海储能产业发展及应用场景,未来将扎根珠海、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样板工程。”海博思创董事长、总经理张剑辉表示,未来将与华发集团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共同开展珠海储能产业应用合作,同时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吸引上下游企业落地,助力珠海构建储能全产业链闭环。

 

竞跑产业新赛道,珠海不断集聚合力,夯实底座——

 

4月12日下午,珠海高新区新能源储能、新能源船舶板块两大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举行。上海融和元储能源有限公司、珠海启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珠海高新区、格力集团分别进行了项目投资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将在珠海高新区投资建设融和元储华南智能制造基地、启航新能源船舶电动化研发中心两大项目,有力推动珠海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

 

珠海启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力争成为国内最大的新能源船舶科技公司之一。

 

5月15日,华南唯一实现动力电池及电驱动系统检测全覆盖的国家级检测平台——国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电驱动系统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在金湾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的成立,也意味着珠海及大湾区企业过去一些需要到上海、长春、重庆等市进行检验测试的项目,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完成。

 

新型储能材料,也有有望成为珠海新能源产业的又一突破点。“随着新能源应用市场日益拓展、储能技术日益完善,新型储能材料产业迎来了发展的关键时刻。目前,湖南长沙、河北承德、江西宜春等地已纷纷成立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广东省、珠海市可以加快在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领域布局,发挥和扩大既有优势,另辟蹊径,促进先进储能材料产业聚集,积极抢占储能产业‘黄金赛道’。”珠海市民营经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梅耀敏告诉记者。

 

梅耀敏提到,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有中国绿色材料(珠海)产业园,集聚了一批新型储能材料产业上游原材料生产企业。珠海高栏港口岸作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拥有珠三角最大吨位的液体化工品码头泊位,可实现江海联运,保障了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上游原材料的运输。同时,高栏港综合保税区已建成综合服务楼、内外卡扣、查检验监管平台及检验检疫配套设施,并配套与海关联网的信息化智能系统,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梅耀敏建议,规划建立国家级先进储能材料研究院,整合粤港澳大湾区的科研及人才资源,强化国际合作,争取3-5年内在先进储能材料领域建成国家级研究平台,聚集一批国内外高水平创新人才,开发一批储能材料先进技术,以研发平台促进人才聚集与产业技术创新。

 

来源:珠海特区报

首页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需求登记

项目
对接

申请园区入驻

单位名称

联系方式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