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兴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新兴县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2-02-16

——2021年2月5日在新兴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新兴县代理县长 陈哲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0年及“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为特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衰退等多重罕见的严重冲击,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科学应对挑战、携手共克时艰、同心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稳定向好发展,探索建设融湾发展先行示范县迈出坚实步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一、积极实现“双统筹、双胜利”

(一)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抓牢。全面落实“一统揽、两作用、三联系、四超前”①,在全市率先创建并不断升级“微网格”管理模式,全力“外防输入、内防传播”。坚决服从服务全国大局抗“疫”,温氏股份抗“疫”案例入选“中国企业抗疫优秀案例”。扎实推进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工作。保持了县内疫情“零发”。

(二)经济基本盘扎实端稳端好。落实“六稳”“六保”②,科学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速经济恢复,全县经济顶住巨大压力实现了稳中有进。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0.58亿元,同比增长(下同)6.5%,增速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53亿元,增长9.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2.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8.52亿元,增长0.3%;外贸进出口总额37.74亿元,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96亿元;70项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3.45亿元;新增市场主体4549户。

二、产业优化全面提速

(一)现代农业加快提质。获批建设“广东省新兴县生猪智慧养殖数字农业试点县建设项目”。新增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农业公园、3家市应急保供“菜篮子”生产基地、1个无公害产品。13家企业被评为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新建成高标准农田0.36万亩,农业实用新技术和新品种示范推广3万亩,超额完成粮食生产指标任务。

(二)传统工业加快升级。研究出台《新兴县支持工业设计发展暂行办法》助推工业发展,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9%和22.5%。17家企业“小升规”③,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新增清洁生产企业8家。凌丰、万事泰、德纳斯等企业加快开展智能制造,投资20亿元的欧德罗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动工。

(三)全域旅游加快提档。我县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成功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建成运行。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金水台温泉小镇、天露山旅游度假区通过国家4A级景区评定复核,悦天下生态度假区、青山绿水温泉旅游度假区成为国家3A级景区。六祖小镇被评为省特色小镇创建工作优秀小镇,金水台生态康养小镇入选省特色小镇培育库。“禅意之旅”、六祖文化历史游径入选省历史文化旅游路径。天堂镇被评为省旅游风情小镇。

(四)产业融湾加快推进。成功举办“新兴向荣,融汇湾区”(深圳)投资推介会、2020年广东丝苗米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国际高端优质稻观摩活动,推动县供销合作社与广州市供销合作总社签署农产品供销战略合作协议。新引进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111.52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15个。凤铝铝业项目、水源山抽水蓄能项目等来自大湾区的重大项目落户奠基。

三、营商环境积极改善

(一)交通网络日臻完善。我县被评为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省市考核“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任务提前完成。广湛高铁动工。县二环路东段(都吉大桥至国道G359线东瑶平交口)、平南路、三宝寺至凤山公路、太平镇乡道251线改建工程、人民大桥改建工程竣工通车。国道359线县城至阳春交界段路面改造基本完成。一批重点融湾交通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二)电力供应提质增效。新建10千伏线路32.77千米,新建改造台区77个、低压线路604.44千米,新增变压器容量23335千伏。在全市率先打造新时代农村智能电网。深化电力“互联网+”服务,22项用电业务办理“一次都不用跑”。

(三)行政效能显著提升。我县入选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承接市下放事项48项,梳理下放37项行政事权至镇级。上线“粤省事”云浮专版涉企政务服务事项724项。37项政务服务“免证办”,取消审批事项5项,优化准入服务212项,608项行政许可事项“减时间”“减跑动”“即办程度”三项指标数据均超省平均值,全程电子化办理营业执照效率居全市前列。

(四)创新驱动作用凸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落户我县。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云浮分中心加快建设。云浮(新兴)不锈钢研究院建成挂牌。11家企业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新增2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2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0项科技计划项目获省立项。人才驿站引进专家84名、科研团队8支。新建成一批人才创新实践基地。

四、发展根基筑牢夯实

(一)新型城镇化迈出重要步伐。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审。成功创建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建设有序推进,梳理县城新型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62项,计划总投资351亿元。完成新兴江“一河两岸”及县文化广场、越王湖公园、中山公园景观升级。建成5G基站222个,城区5G信号全覆盖。新建临时停车场6个。增设汽车、摩托车停车位共12160个。建立起“网格化、精细化、法治化”三位一体城市管理机制。

(二)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决胜脱贫攻坚战,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11户14486人、15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721.26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6人。申报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10个。太平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4个镇、18个村被认定为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新兴天露生态之旅”“禅茶文化之旅”分别入选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建成3个省文化旅游名村(特色村、示范村)。全面完成农村“三清三拆三整治”“厕所革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点带面推开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及奖补试点工作,成立流转服务平台13个,土地经营权流转率全市第一。文明镇村全覆盖,簕竹镇良洞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探索实施“让爸爸回家”助推乡村振兴的做法入选省人才工作创新案例。

(三)生态优势持续巩固提升。我县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7.2%,陈舍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完成了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集成河碧道试点建设工程、县城仓夏排水口至沿江酒楼侧截污管网改造工程、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建成村级污水处理设施437座,新铺设管网853.69公里。整治农村黑臭水体9条。整体搬迁老虎头填埋场,建成运营11个镇级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2206个村级垃圾收集点,配备村级保洁员1263人。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自然村保洁清运覆盖率、垃圾收集清运覆盖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完成中央森林抚育、省级森林碳汇造林抚育共28100亩。15个自然保护地整合为9个,核定落界天然林11.35万亩。

五、民生福祉有力增进

全年民生类支出40.7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76%。十件民生实事顺利完成。我县“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提升群众幸福感”案例荣获2020年度“中国民生示范工程”奖。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稳保就业政策全面落实,“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深入实施。新增就业岗位4929个,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个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挂牌成立。县妇幼保健院升级建设项目、县疾控中心冷库标准化建设项目建成使用。新人民医院项目建设加快。县第三人民医院项目加快推进。新组建5个名医工作室和29个专家团队,引进基层医疗卫生特殊紧缺人才48名。县内二级医院开展预约诊疗比例提升到70%以上,中医诊疗量占比达40%以上。爱国卫生工作深入开展,国家卫生县城成果积极巩固。

教育文体等事业积极进步。顺利完成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凤凰小学扩建首期工程、翔顺育才学校首期工程、新兴一中重建中座楼和教学楼等改造工程、惠能中学初中部、黄冈中学新兴学校二期工程建成使用。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一期工程、惠能小学二期工程、北英实验学校建设工程即将竣工。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5390个,实现了学前教育“5080”④目标。高考优投上线率再创新高。“四馆两中心”⑤正在实施装修。建成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99个。县镇村公益文化单位全部免费开放。国恩寺入选国保单位。“六祖传说”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推荐名录。县图书馆被评为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民健身中心和县体育馆改造工程建设加快,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小康社会标准。簕竹镇红光社区“侨胞之家”被评为全国侨联系统优秀“侨胞之家”。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社保“一卡通”全覆盖。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建档立卡贫困户代缴费参保、待遇发放达双100%。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困境儿童、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底线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平安新兴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飓风2020”专项行动等工作成效明显,全县接报违法犯罪警情下降23.01%,录入全国扫黑平台的线索全部“清仓”,打掉涉恶犯罪团伙3个。平安细胞创建覆盖率100%。“雪亮工程”视频共享平台、“新兴智慧治理云图”平台建设加快。省一体化信访信息系统上线运行。率先在全市创新“微网格”社会治理机制。天堂镇、簕竹镇分别入选全国、全省乡村治理示范乡镇。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禁毒工程等深入开展,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加快形成,社会大局稳定和谐。

六、政府建设再上台阶

法治水平进一步提升。“七五”普法圆满收官。建成1个县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中心、7个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8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31个法律援助工作站。199个行政村全部创建为省民主法治村。镇级实现了“一支队伍管执法”。

机构设置进一步优化。统筹优化乡镇内设机构,统一设置6个综合性办事机构、1个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和4个统一指挥协调的工作平台。完成了18个公益三类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改革。县广播电视台、舆情中心整合为县融媒体中心,县教师进修校、教学研究室、电化教育站整合为县教师发展中心。

政府作风进一步改进。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意识形态教育,全面加强从严治党,持续强化重点领域监察监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集中整治了一批基层、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此外,民族宗教、档案、地方史志、工会、团委、妇联、科协、文联、残联、工商联、人防、气象、统计、审计、老干、经济发展研究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我县“十三五”规划目标基本实现。过去五年,我们付出了艰辛,创造了新的辉煌:

——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6%,入选了2020年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400强和全国县域投资潜力400强。传统支柱产业加快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壮大,产业园区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元,产业结构由28:35.1:36.9优化调整为27.2:31.5:41.3。在多个领域获得国家级和省级重大荣誉,经济综合实力和区域发展影响力迈上新台阶。

——发展支撑更加坚实。累计引进项目144个,计划总投资达1375.43亿元,一大批亮牌子、补短板、强基础、蓄势能的重大项目落户建设,圆了新兴人民的“高速梦”“高铁梦”“大学梦”。新成工业园拓展成“一园多区”,规划总面积达33348亩。营商服务对标湾区大幅优化,累计新增市场主体20417户。R&D⑥经费支出稳居全市第一,建成国家工程中心1家、省工程中心14家、省实验室3个、省大型企业研究院1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

——城乡面貌实现蝶变。中心城区由48平方公里拓展到107.5平方公里。城区生活品质与湾区城市加快共融,开发建设了一批大型城市综合体和公共休闲活动场所。富民兴村产业百花齐放,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获得国家和省、市肯定。有效解决重点领域环境污染问题,新兴江断面水质由劣Ⅴ类提升到均值Ⅲ类。县城中心首位度、圩镇集聚度、乡村美丽度全面提升。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民生类支出累计达140.19亿元。全面消除了现行标准下的相对贫困人口和贫困村。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积极增长,公共服务供给更加公平优质,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平安法治新兴建设扎实推进,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得到有效纾解,人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全县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带领下齐心协力、奋进开拓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新兴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实现新兴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发展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面临较大困难;营商环境有待改善,创新发展能力不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有待加快;土地、人才等瓶颈问题仍然突出,财政收支矛盾加剧;民生欠账较多,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下来,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十四五”时期主要任务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新兴与全国上下一起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首个五年。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要聚焦高质量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借助承担国家、省、市各项重大试点、示范的机遇,落实好市委“4321”⑦工程,推动产业现代化、城市现代化、社会治理现代化、城乡高水平统筹发展,实现向东融湾取得重大突破、向西联动引领发展。

展望二〇三五年,新兴将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融为一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迈进全国百强县行列。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及市委“4321”工程任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⑧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⑨战略布局,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探索建设融湾发展先行示范县为目标定位,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努力向“全国百强县”奋进,为助力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和云浮“打造粤北生态建设发展新高地、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贡献新兴力量、彰显新兴担当。

围绕市委赋予新兴的目标定位,综合考虑形势和新兴县情,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五位一体”全面融湾格局基本形成,建成湾区生态“优质涵养地”、产业转移“重要承载地”、科技成果“集聚转化地”、农副产品“安全供给地”、湾区物流“高效配送地”、旅游休闲“优选目的地”、湾区投资“首选兴旺地”,成为全省高质量融湾发展的县域示范。

——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达到10%。到2025年,经济总量突破450亿元,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县域投资潜力跃居全国百强县,综合实力跻身全省县域前列,成为大湾区外最有投资潜力的县(市)之一,为创建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打好基础。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25年,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1.41%,基本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科技创新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全国现代农业及不锈钢餐厨具产业创新高地初步形成。

——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融湾共建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构建起“县城+圩镇+精品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共同缔造、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成为“广东代表、国家示范”。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成为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县域范例、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示范。

——乡村振兴全面走在全省前列。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岭南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成型,农业科技水平及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全域建成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农民收入、乡村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建成粤北生态建设发展新高地。原生态保护、病生态治理、新生态培育、“美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深入推进,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县域样板,建成“美丽布局+美丽风景+美丽经济”的粤北生态发展新高地。

——建成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新兴。平安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营造起与大湾区全面接轨的一流营商环境,现代化治理能力与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能力积极提升,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人民生命安全、社会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兴探索建设融湾发展先行示范县实现“三年形成突破”发展目标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围绕育先机、开新局的战略重点,聚焦探索建设融湾发展先行示范县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争先突破,确保“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示范带动全市东融。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和云浮“打造粤北生态建设发展新高地、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探索建设融湾发展先行示范县,聚力打造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美丽新兴,努力向“全国百强县”奋进,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为助力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和云浮“打造粤北生态建设发展新高地、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贡献新兴力量、彰显新兴担当,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突出创新引领,争先构建高质量融湾发展的产业体系

(一)着力强基固本,加快夯实创新支撑。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云浮分中心。大力推动大湾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县内企业组建产学研联合体,在畜禽、不锈钢制品、新材料、农牧装备等优势领域加强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快建设湾区科技成果“转化地”。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产品。推动新兴微丰紫米研究院等平台建设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升级人才驿站。实施好省重点人才工程和人才回乡项目,引进、培育一批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创造。

(二)聚焦提质增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支持温氏集团“二次创业”⑩,争取温氏集团把更多新项目放在新兴建设,带动做强优质鸡猪、高端粮油、绿色蔬菜、生态水果、生态水产、有机茶叶等六大特色产业。高质高效建设国家级生猪智慧养殖数字农业试点县建设项目、温氏食品产业园、太平镇万亩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和“1+3”⑪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建设2个省级“菜篮子”基地、3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建办一批农副产品仓储保鲜、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和企业,多方延伸农业产业链。加强高品质农产品质量控制管理机制和农业品牌建设,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加快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申报3个名牌产品、1个有机食品、2个绿色食品。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推进新一轮垦造水田三年行动、耕地保护和复耕复种三年行动,整治耕地抛荒弃耕和“非粮化”问题,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任务。

(三)着眼转型升级,做优做强工业经济。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倍增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不锈钢、陶瓷、皮具、凉果等传统产业向绿色化、生态化、智能化、集群化方向发展。支持不锈钢制品企业打造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标杆项目,加快建设不锈钢智能产业园、不锈钢餐厨具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大力推进“小升规”。启动企业上市计划,力争年内通力定造、凌丰家居、筠诚和瑞3家企业申报上市工作取得突破。

(四)注重品牌建设,全力推动旅游“双创”⑫。申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文化生态产业区。推动3家国家4A级景区和2家国家3A级景区提档建设,推进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加快建设禅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新兴·禅宗文化产业项目、紫色天堂、天祐生态乐园、云座农场、禾泰农场、禅宗六祖文化研究基地、省非遗展演基地、禅文化主题“数字图书馆”、蕉山战斗纪念馆、叶季壮纪念馆等项目,打造好5条精品旅游线路和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示范项目,将《六祖大典》打造成省大型实景演艺标杆项目。用好用活红色文化、禅文化、民俗文化资源,推进叶季壮故居等红色项目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堂抢花炮”等民俗项目申报第八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实施骨干文化企业培育工程,打造一批禅文化与广府文化、岭南文化、华侨文化等多元文化融合的新业态新产品。加强旅游宣传推广,打响新兴旅游品牌,全力打造大湾区旅游休闲“目的地”。

二、强化项目支撑,争先打造高质量融湾发展的澎湃引擎

(一)紧盯湾区强化招商。抓好去年深圳招商会重点意向企业的对接服务,积极到大湾区城市举办各类招商会,大力引进一批优质企业。重点围绕机械与装备制造业,探索构建“湾区总部+新兴基地”“湾区研发+新兴制造”“湾区总装+新兴配套”等产业共建模式,力争年内引进至少1个3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3个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以及一批1亿元以上的优质项目。

(二)抓好重点项目建设。集中力量推进计划总投资548.9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1.81亿元的79项县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温氏现代农牧装备产业园、凤铝产业园、欧德罗厨具等重大工业项目加快建设,推动万洋众创城、甘美药业、番禺电缆、邦诚科技等一批在建项目年内投产达产。

(三)推动园区扩容提质。实施产业园产值倍增计划和主导产业提升计划。推进新成工业园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开发工业园南园、北园和东园,加强土地收储,解决好项目用地问题。谋划打造若干个以“万洋众创城”为样板的“园中园”。

三、深化改革攻坚,争先营造高质量融湾发展的营商环境

(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分批承接好市下放事项,梳理下放第二批镇村级政务服务事项。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落实“最多跑一次”“马上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服务模式。加快建设中小企业产权交易中心、信息交流网络、经济技术咨询服务、法律咨询维护等服务平台。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放宽准入准营门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扩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覆盖范围,全域推开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

(二)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升级建设县镇村三级全覆盖的统一电子政务外网,加大“粤省事”“粤商通”“粤监管”“粤政易”推广应用,全方位对接省、市政务服务平台,力争年内实现政务服务100%“湾区通办”“一网通办”、高频服务事项基本实现“指尖通办”。

(三)建设法治廉洁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各界监督。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立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深化镇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行政执法“两平台”应用全覆盖,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⑬。制定“八五普法”规划。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加强政府廉政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四、推进城乡融合,争先开创高质量融湾发展的发展格局

(一)加快建设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乘势而上启动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按国家示范要求高标准推进县城区“四提”⑭补短板行动,有序推进62项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建设。稳步实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县城老旧小区试点改造和中心城区重点区域街景立面改造,升级改造大园路至环城路、南街、中山路、环城东路、环城中路、梳地人工湖周边等街景建筑立面以及上较场、下较场、竹围洞等老旧小区,活化改造解放路片区旧城,完成城区智慧停车和立体停车场、城区排水系统雨污分流等项目建设。开展优化电网建设年行动,加快建设110千伏凤凰二站、车岗站、共成微电网等电力设施。整合城管、公安、交通、市政等领域数字化平台,探索建设“智慧城市”。健全共同缔造机制,探索实施奖补机制,探索成立城市建设投资平台公司,提高城市高质量建设的可持续性。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县镇村扶贫产业项目、资产收益扶贫项目、特色扶贫产业基地升级发展,高质量搭建一批扶贫服务平台,增强产业扶贫造血功能。申报建设一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打造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观光农业等农文旅融合的创新产业项目。加快建设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省级数字乡村发展试点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全域开展“干净整洁平安有序”文明圩镇、美丽圩镇创建活动和精美农村示范创建行动,加快补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在创建“美丽圩镇”竞赛中走在全市前列,打造“云浮共同缔造乡村风貌示范片”“全省融湾精美乡村风貌模范区”。大力实施农村电商、乡村工匠、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三)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广湛高铁新兴南站以及鼎盛大道新建工程、江罗高速东成互通立交连接线扩建工程、清云高速车岗连接线至西二环新建工程(含上跨广茂铁路跨线桥)、江罗高速东成出口至东二环新建工程、新兴县城通象窝生态园旅游公路改建工程、新兴至广州珠三角枢纽机场快速路、新兴接佛肇云高速快速路、新兴高铁南站通高恩高速接深中通道快速路等一批融湾交通项目建设。加快接通二环东一标段、二环西一标段。升级改造一批城区市政道路和镇村公路。

五、加快绿色发展,争先厚植高质量融湾发展的生态文明

(一)加强污染防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控新上高耗能项目。严格落实河长制。深入推进小流域治理、禽畜养殖业和涉水企业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河湖“清四乱”“千吨万人”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加快建设完善县镇村三级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加强工业废气污染治理。落实施工工地“6个100%”⑮。强化土壤保护监测和污染治理。加快建设建筑余泥渣土受纳场和县镇村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抓好4个废弃矿山恢复治理和龙山区域生态修复。

(二)加强生态建设。统筹流域治理和流域发展,实施水域连通工程和饮用水保护工程,加快建设大南河、集成河、簕竹河等“万里碧道”项目,打造一批特色水利风景区、亲水岸线等水文化工程。大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加强林业生态修复、自然保护地本底调查及勘界立标,完成营建高质量水源林4861亩、新造林抚育3300亩、中央财政森林抚育20000亩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打造一批全国森林乡村。

(三)发展绿色产业。培育壮大“生态+文旅”“生态+康养”“生态+体验”等新业态,加快构建以现代农业、绿色工业、生态旅游为主体的生态产业体系。推进水源山抽水蓄能电站、绿环报废车辆回收拆解等项目加快建设。推进建设一批农(林)牧结合的生态种养殖、生物质资源开发及应用、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的生态循环产业项目。支持筠诚和瑞在农业生物环保领域做大做强。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扩大绿色产品消费,推广新能源交通运输,加快公共场所和小区充电桩建设。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创建行动。

六、坚持以人为本,争先落实高质量融湾发展的民之所望

(一)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从严从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巩固升级“大数据+微网格”治理模式,从严从细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疫管控,加强机制、人员、物资、场所等各类防疫保障,有序开展新冠肺炎疫苗全民免费接种工作,持续筑牢外防输入、内防传播的“铜墙铁壁”。

(二)大力推动就业创业。全面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多措并举扩大就业、促进创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加快构建立体化就业服务体系。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项工程,推动县南大职校申报市级粤菜师傅培训示范基地、新兴中药学校申报省级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推动各职业培训学校全面启动“进乡入村”“送教上门”“送培进企”等活动,加快建设返乡创业孵化载体,着力推动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贫困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发挥“互联网+”就业创业平台作用,提高就业创业服务精准化水平。

(三)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推进教育扩容提质升级。推动新建住宅区配套建设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完成惠能小学二期、北英实验学校等在建教育项目建设,启动建设万事泰实验学校、翔顺育才学校附属幼儿园、凤凰小学扩建二期工程、城北学校等教育项目,升级改造县职教中心,推动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一期工程建成招生。大力引入湾区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深化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加快补齐医疗卫生短板。建立县级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健全疾控机构和乡镇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启动卫生事业信息化建设。力争县人民医院新院建成使用并开展三甲医院创建,加快建设县中医院、县疾控中心、县第三人民医院新建项目和一批医联体、医共体、专科医院,搬迁簕竹镇卫生院。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特殊紧缺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实施与湾区优质医疗机构人才互派、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工程等项目。推进第二消防站建设,提升消防救援能力。努力建设文化强县和体育强县,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加快建设“四馆两中心”、县文化艺术中心(非遗中心)、地情网站和数据库、文化馆分馆、图书馆分馆等设施项目,提升镇村级综合文化站服务水平,推进建设一批特色体育项目。深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加快完善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抓好17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新建一批长者爱心食堂,引导社会力量建设一批综合性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

(四)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积极打造“智慧社保”,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合理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标准,加强底线民生保障。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建设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和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推动残疾人扶贫、康复、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达到省级标准等重点工作。落实军人优抚优待政策及就业安置工作。推动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两个规划”全面达标。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

(五)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深入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行县、平安新兴、法治新兴。升级“微网格”治理模式,建强县、镇两级基层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微网格”治理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微网格”治理服务站,不断完善大中小微网格治理架构,建立健全微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推广“三个三”⑯社会治理新模式和“五共五治”⑰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探索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打造一批创新社会治理亮点。加快推进县级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化工程建设、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全县综治视联网建设,打造立体防控“雪亮工程”,构建“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综治体系,推动信访工作从“信访办理”向“信访治理”转变。实施违法犯罪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加强信访突出问题治理,统筹防范化解交通、消防、生产、金融、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风险,做好全国“两会”、建党100周年等重大节点社会管控,全力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各位代表,同志们!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先行示范的自觉、云浮市“特区”的定位、全市融湾发展“领跑者”的姿态向前冲刺,全力推进融湾发展先行示范县建设实现新突破,奋力夺取“十四五”规划建设“开门红”,以优异成绩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声明:本文来源于招商网)

首页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需求登记

项目
对接

申请园区入驻

单位名称

联系方式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