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端州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端州区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2-02-16

——2021年2月1日在肇庆市端州区

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肇庆市端州区区长 申翰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0年工作成效和“十三五”发展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发展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经济发展、文明创建三大中心工作,全力做好了“五件大事”,以主城区担当助力肇庆一年实现“四大创建”,区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基本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展,顺利实现了“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一年来,我们坚持“两手抓”“两促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

疫情防控有力有序。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构建“应急指挥体系+四张防控网+常态化会商”联防联控机制。1700名医护人员白衣为甲,7000多名党员带头表率,广大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日夜值守、真诚奉献,用56天实现本土病例零新增、66天实现确诊病例清零,做到确诊病例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两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火速集结、72小时建成独立发热门诊。因时因势推动疫情防控从“应急运作”向常态化防控转变,慎终如始加强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重点人群排查管控,创新推广“两点一线”复工复产、“十个一”关爱湖北老乡、返校复课“五个一”等措施,复工复产和复市复学稳妥推进。

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向上争取新增债券12.58亿元,保障各项建设有序推进。坚决落实助企纾困政策,为各类市场主体减税降费11.14亿元、新增信贷147亿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恢复性增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8.02亿元,比上年增长3.2%(以下简称“增长”),增速保持全市前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9月开始持续正增长,全年完成54.82亿元,增长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5亿元,增长3.1%。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6.06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62.6亿元、实际吸收外资2532万元。省、市2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7.99亿元,完成年计划133.5%。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产业招商落地为突破,优质发展动能加速聚集

招商落地精准高效。扎实开展“产业招商落地年”行动,推进“驻地招商”“产业链招商”和“熟地招商”,新引进项目38个,总投资120.28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投资75亿元的风华高科高端电容生产基地当年签约当年动工。围绕风华高科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成功引进洁美电子、载乘新材料等上下游企业。全市首个5G智能手机终端项目——多美达落户双龙产业园。推行“产业项目落地巡查日”制度,强化要素保障,全年新增开工项目17个、竣工项目20个,分别完成投资29.79亿元、13.97亿元。

产业用地有效盘活。大力实施产业用地整理提升专项行动,整合盘活提升产业用地692亩,出让各类产业用地837.64亩。成立土地整理工作专班,专题制定土地整理提升计划,预留1000亩土地为企业增资扩产、引进上下游产业提供载体。重点推进传统低效用地整理,摸查梳理睦岗、黄岗片区低效用地近2600亩。

创新动能强劲释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成果显著,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8家,增长24.7%。建成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2家,众创空间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5%。发明专利累计申请294件,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28件、673件。落实“智汇端州”人才扶持政策,引育博士10人、硕士35人,培育入库西江创新团队1个。

一年来,我们坚持抓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制造业加快发展壮大。实施工业企业增资扩产、电子信息产业扶持政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完成产值144.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59.1%。风华高科高端电容生产基地(一期)即将竣工投产,加快培育成百亿企业。冠华片式陶瓷电容器、红鹰马克笔、康亦联科技等8个制造业项目竣工投产,风华新能源、德泰金属等38个增资扩产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6家。

幸福产业提速快进。出台总部经济奖励办法,中铁广州局成立肇庆分公司,打造建筑行业百亿区域总部,广东邦健总部项目物流中心建成试运营,累计收购门店730家。昌大昌肇庆区域总部项目在本地购置总部大楼,加快开设社区生活店。敏捷广场正式开业,商圈发展从“单中心”向“多中心”的格局转变。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环星湖特色文旅业态蓬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港星级酒店即将试运营,具有肇庆特色的美食、名优特产、文化时尚三条特色街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94.04亿元,占服务业比重63.2%。

产业平台做大做强。高标准建设双龙产业园,园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双龙大道等4条园区道路基本建成。中南高科20栋标准厂房封顶,首批13家企业提前进驻。祥和产业园建设势头迅猛,大棠三路建成通车,11万伏变电站加快建设。俊富产业园+规划11区进一步集优成势,吸引12个总投资37亿元的项目落地进驻。深圳湾(肇庆)新经济加速器、猪八戒网签约入驻企业64家。

一年来,我们坚持对标对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高品质新端州建设迈出新步伐

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年共投入3.24亿元,整治升级老旧小区592个,背街小巷154条,完成前进、康乐、景山岗3个市场升级改造,完善配置“15分钟生活圈”。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试点建设,新建社区实践站50个。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志愿服务活动,文明指数测评一年一个台阶,创文测评群众满意度达100%,为肇庆夺得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作出主城区贡献和担当。

有效实施“古端州·新活力”三年行动。“八大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总投资381亿元的38个项目有序推进。府城保护与复兴微改造加快建设,遗址公园即将建成开放,端砚博物馆、区博物馆建成开馆,古端州持续焕发新活力。完成肇庆大桥扩建工程,东河滩地路网加快建设,打通东片区交通瓶颈。高标准完成端州七、八路升级改造工程,西片区新建通车道路13条。长者公园、江滨公园、羚山涌碧道公园建成开放,“公园城市”初具雏形。

扎实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落实“门前三包”,开展“六乱整治”,市容环境持续提升。改造、增植绿化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城区绿化不断升级。对重点路段以及“文明示范路”实施19小时巡回清扫,保洁质量明显提高。完成25条道路近40公里的非机动车道施划,新增智能停车位3250个,方便群众公共出行。基本完成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全区公共机构实现垃圾分类定点投放。拆除违建面积约5.9万平方米。

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打好蓝天保卫战,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提升至97.3%,助力肇庆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打好碧水攻坚战,严格落实河长制巡查制度,完成羚山涌景蓝干渠水污染整治,改造污水管网77.5公里。境内西江肇庆段水质保持Ⅱ类水平,跨县市区交接断面水质实现100%达标。获评广东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区。打好净土防御战,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100%。

一年来,我们坚持高水平发展民生事业,民生福祉实现新改善

社会事业活力蓬勃。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年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达到20.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2%,申报债券资金3.49亿元精准投向民生领域。全面完成十件惠民实事。完成3所小学综合楼新建或改建工程,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430个,新建或改建幼儿园2所,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540个。4个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加快建设,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升级改造有序推进,10家预防接种门诊实现数字化。完成区融媒体中心建设,“魅力端州”APP上线运行。文体活动有序开展,区文化馆通过国家一级馆验收。

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城镇新增就业3855人,开展“南粤家政”“粤菜师傅”培训2430人,发放就业创业补贴资金1321.41万元。城乡低保人均补差水平分别达到每人每月616元、497元。城乡居民医保参保19.56万人,较上年提高11.46%。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6家长者饭堂建成运营,10个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投入使用。扶贫攻坚持续深化,对口帮扶德庆、怀集三镇实现脱贫833户2170人,脱贫率达100%。

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和禁毒大会战,刑事发案率持续下降。推进智慧新警务建设,建成全市首个智能视频网。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工作,安全形势保持平稳。全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9.2万批次。构建星湖同舟、和美出头等社会治理共同体。高质量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民武装和双拥工作成效明显,连续四届荣获“广东省双拥模范城”称号。

一年来,我们坚持深化改革和加强自身建设,政府效能得到新提升

持续深化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区人大、政协监督,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31件,区政协提案45件,办结率和满意度100%。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居全市前列。大力推进“数字政府”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全区1134个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四个100%”。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整治“四风”。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一般性支出压减10%。实现一级预算部门审计监督全覆盖,促进权力规范运行。

此外,信访、保密、粮食、物价、统计、档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地方志、新闻出版、扫黄打非、机关事务等工作,也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在端州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十三五”的风雨兼程,各项工作跨越争先,发展业绩再攀新高。

过去五年,我区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比2015年增长2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15年分别增长23.2%、41.1%、42.4%。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从2015年的30.6%提高到2020年的34.8%,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41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9家,分别比2015年增加88家、19家。

过去五年,我区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产业强区迈出坚实步伐。1个园区(三榕工业园)+3个产业平台(双龙产业园、祥和产业园、俊富和规划11区)加快建设,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主导,先进装备制造为特色的工业产业体系。累计培育新入规工业企业68家。“十三五”期末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44.4亿元。总部经济、文化旅游、夜间经济等都市型经济加快发展,集聚全市44%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07亿元,较2015年的230.78亿元增长33%。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名牌产品(农业类)6个。

过去五年,我区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全面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一流城市群建设,阅江大桥、火车站综合体、大冲交通枢纽、江滨堤路改造、北岭路网建设全面完成,打通“瓶颈路”50条,西片区建成道路45条,连续三年成为全省道路交通最畅通城市之一。新建了以全国首个长者公园为代表的10个城市公园。累计投资9.91亿元,升级改造老旧小区829个、背街小巷311条、公厕104个、市场21个,打造街头小景56个,城市品质在建管并重中蝶变升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达成夙愿,城市美誉度、宜居度持续提升。

过去五年,我区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数字政府”和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建成区—街道—社区三级立体式行政服务体系。产业投资项目“双容双承诺”、工程项目建设审批、不动产登记等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企业开办实现全程网上办理、半天办成。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位居全省各县区前列,营商环境排名全市第2。“十三五”期末比“十二五”期末新增市场主体1.2万家、增长29.25%。

过去五年,我区民生事业更有温度、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增强。十类民生支出从2015年的12.3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0.5亿元,年均递增10%。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3%以内,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新改扩建学校、幼儿园共14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万多个、公办幼儿园学位990个。医疗资源不断丰富,千人床位数从2015年的10.8张增加到13.03张。文化、体育齐头并进,建成社区体育公园22个,连续举办两届中国童声合唱节。建成保障性住房1768套,惠及家庭2199户。扶贫协作广西资源县实现脱贫“摘帽”,帮扶德庆、怀集三镇实现全面脱贫。拥有全国“一级公安派出所”4所,湖滨派出所成为全市唯一一个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各位代表!发展成果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上下同欲、锐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端州建设发展的市直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医护工作者、公安干警及各条战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受疫情影响,各项指标和年初预期存在差距,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我区一些在建项目还需要较长时间发挥效益,稳增长的基础尚不牢固。二是城市产业发展短板比较突出。工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带动能力不强,产业链不完整不配套;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少;文旅产业未能充分发挥端州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三是主城区能级和首位度不高,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规划建设,特别是中小学等配套规划存在较大短板。四是政府自身建设需持续发力。个别干部干劲不足、激情不够、能力不强,不敢担当、不愿作为,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五是一些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亟待破冰攻坚,等等。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以更大勇气和魄力解决难题、奋勇前行。

“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区当好肇庆“加快绿色崛起、争当湾区新秀”核心引擎的重要五年。省委与时俱进优化完善提升“1+1+9”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市委“一带一廊一区”布局、“双区”联动、“古端州·新活力”三年行动等政策叠加带来重大战略机遇。端州“十三五”时期发展取得全方位历史性成就,为建设现代化新端州开创了乘势而上的重大现实机遇。我们要集中精力和智慧,抓住机遇,在未来的五年,抓好一批大事,解决一批难事,办好一批实事,奋力开创端州高质量加快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围绕市“建设彰显中国特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发展目标,抓住“双区”建设、“双城”联动重大机遇,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都市型产业并行”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古端州·新活力”三年行动,加快构建“两区一核”区域发展格局,打造以“3+1”主导产业为重点的都市型现代产业体系,巩固提高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当好肇庆“加快绿色崛起、争当湾区新秀”核心引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十四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争先进位,力争2022年、确保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500亿元,“十四五”期末实现经济实力、发展活力、湾区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在肇庆的核心引擎作用进一步彰显。“十四五”时期,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坚定不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快建设肇庆幸福产业集聚带主战场和西江先进制造业走廊重要节点。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两区一核”区域发展格局。通过发展幸福产业把城区做旺,壮大先进制造业把经济做强,提振文化旅游业把城市做精,加快建设成为山湖城江与都市繁华交辉相映、产业腾飞与民生幸福互促共赢、文化传承与湾区品质相融共生的幸福产业集聚带主战场,产业联动、空间联结、功能贯穿的西江先进制造业走廊重要节点,全面提升端州城区首位度、功能度和辐射带动力。

——坚定不移贯彻“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都市型产业并行”理念,加快构建以“3+1”主导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产业强区不动摇,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互促互融,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强做优“1个园区+3个产业平台”,围绕制造业发展“2+1”规划,培育一批产业控制力和根植性强、竞争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链主”企业,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促进现代物流、科技、金融、创意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文化、体育、休闲、康养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推动都市型产业集聚发展。

——坚定不移巩固提高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发展能级。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深入推进“古端州·新活力”三年行动,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加强三旧改造建设,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提高城市治理水平,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贯彻落实上级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围绕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激发市场活力,按照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的要求,在推动“放管服”改革、数字政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管理、优秀人才进驻、劳动用工制度、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坚定不移改善和保障民生,加快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高品质新端州。坚持人民至上,不断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成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医疗、养老、食品药品和住房等民生领域取得新进展,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2021年预期目标和工作安排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要着眼五年、立足当前,砥砺奋进,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吸收外资完成市下达任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节能减排和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控制在市下达计划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和任务,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构建“两区一核”区域发展格局,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运行

力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打造西江先进制造业走廊重要节点的目标定位,以睦岗街道、双龙片区为主战场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区。推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上下游协调发展。建设风华科技城,加快推进风华高科高端电容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培育成为产值超百亿元企业,打造广东省高端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基地。力促西江机械、振华科技、联华机械等本地装备制造业增资扩产项目加快落地、建设投产,对接高盛集团建设高端产业园区,促进信基·肇庆智能制造产业链科技创新中心落户端州,打造大湾区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产业链创新基地。推进星湖科技增资扩产项目、友信医药总部项目早日落地,积极开展生物医药及应用产业链招商,谋划建设中药饮片生产基地,打造成为肇庆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带的重要节点。

力促幸福产业集聚发展。围绕建设幸福产业集聚带主战场的目标定位,以城东街道、黄岗街道为主要承载地打造幸福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提高城区品质和美誉度、吸引力。推进广东邦健、心里程、昌大昌以及中铁肇庆分公司等区域总部项目建设。制定推动金融业创新发展扶持政策,进一步吸引金融机构集聚发展。紧盯消费新需求、新热点、新模式,扎实推进商贸、文旅、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提升传统老牌商圈,加快世茂国际中心CBD大型综合体建设,着力推动敏捷广场做旺做大,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港美食一条街、名优特产一条街、文化时尚一条街上半年建成开放。推动本地电商平台、网络直播带货、生鲜配送等新兴消费业态发展。谋划建设电子信息、建材、高端水产品等大型专业交易市场,推动形成商品生产、流通及配套服务高效融合、创新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

加快文旅产业繁荣发展。推动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城西街道和城东街道5A星湖景区周边区域为主阵地打造文旅产业发展核心地,建设成为全市旅游集散中心和综合服务集聚区。深入实施西江百里历史文化风光带和环星湖旅游业态提升工程,加快黄岗旧船厂文旅项目引进落地,推动狮岗文旅项目落地建设,发展以大龙、兰龙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放大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品牌效应。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府城保护与复兴微改造工程,加快崇禧塔、元魁塔片区活化改造,打造城中路民国风情骑楼街,推进端砚文化旅游区、肇福文化创意设计园建设。提升文旅配套服务,促进游憩休闲、健康养生、创意民宿等新业态。培育城区夜经济、文旅消费网红打卡地。谋划在出头、石牌社区打造环星湖高端特色民宿,加快世茂世纪五星级酒店、潮漫酒店等一批高端酒店建设。大力发展“旅游+”等多元新业态,发展户外运动、房车旅游,促进文化、旅游、体育、康养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着力把端州赛事做强、人气做旺、休闲城区品牌做大。

二、深入推进产业招商落地攻坚行动,全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

推动产业招商落地见效。把产业招商落地作为核心任务,坚持精准招商、诚信招商、有效招商,大力实施产业招商落地攻坚“八大行动”。加强区招商委体系建设,以“3+1”产业规划为招商方向,完善充实产业招商“1+4”工作架构,优化驻外招商工作机制,形成以深圳、广州、佛山等地为重点的点面结合招商网络,大力引进一批稳增长、调结构、促升级的大项目、龙头项目,靶向招引一批落地见效快、兼具“造血”功能的短平快项目。把增资扩产作为最有效的招商引资,全年计划实施增资扩产项目35个、完成投资17亿元。开展常态化服企暖企挂点机制,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围绕提高产业集中度、延伸产业链开展以商引商。年内力争新引进注册产业项目70个,其中超亿元制造业项目40个。优化完善项目落地巡查日制度,探索产业项目预动工制度,落实“五人快速决策机制”。发挥工作专班作用,协调推进解决企业用工、用地、融资、项目审批等问题,实现产业项目签约落户、开工、动工全周期管理服务,年内新增落地开工产业项目55个、竣工投产产业项目55个。

扎实推进园区提质增效。建强建优双龙园区。围绕市做强做优“2+4+N”产业发展平台部署,加快推动三榕工业园、双龙产业园创建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端州分园、省级工业园及省级经济开发区。推进双龙主干道、东西区一体化工程建设,加快双龙产业园西片区配套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前期工作,力促110千伏变电站上半年投入使用,完善园区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保障。优先安排50亩土地用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年内建成首期占地20亩的生活配套区,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承载力强的专业化产业园区。提升优化工业平台。推进俊富产业园、规划11区、祥和产业园周边路网建设,提升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加强土地要素保障。建立城区工业用地动态管理数据库,以整合盘活提升黄岗、睦岗片区低效零散以及国有闲置用地为重点,年内完成祥和产业园周边400亩以上土地整理出让。加快双龙产业园广佛肇高速以南区域控规调整。利用好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争取更多用地规模和指标。

促进科技创新转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孵化和引进,扶持鼓励企业加强研发和技术创新。着力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创新能力,推动中源创汇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高水平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依托肇庆学院、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等高校职校资源,校企联合打造科技创新产业平台载体。深入实施“西江人才计划”,落实“智汇端州”人才扶持政策,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拔尖人才和团队。力争年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达到160家,新增孵化器、众创空间各1家,新增新型研发机构2家。

三、着力推进“古端州·新活力”三年行动,全面释放高质量发展潜力

以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发展竞争力。对标湾区中心城区标准,深入实施“古端州·新活力”三年行动,加快推进“八大提升工程”,补齐端州城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短板,全面提升城区首位度和辐射带动力。大力推进18个总投资437亿元的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力争完成投资66.18亿元。全力做好2021年专项债项目、“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和申报建设,推动端砚文化旅游区等4个债券项目年内完成投资超13亿元。

以城市更新提升城市能级品质。推进府城保护与复兴微改造,保留老城区的整体肌理和历史风貌,以“微整治”撬动环境大提升,打造文商旅融合活力街区。推进西片区城市功能提升,做旺敏捷西城都荟商业综合体,盘活华南智慧城,全力做好江滨新城“三旧”改造项目协调推进工作。构筑内外循环畅通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推动肇明高速端州连接线建设,加快黄岗三路、建设一路,以及龟山片区城市路网、睦岗街道城镇化路网建设,优化提升东西两翼互联互通格局。谋划岩前村立体停车场建设,支持共享停车、智慧停车。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做好城区5G网络基站建设服务工作。

以改革激发城市发展活力。推进扩权强区改革,构建市区一体、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加快摸清城区低效、闲置国有土地及厂房使用现状,制定分类盘活工作计划,激活和释放存量空间新动能。强化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抓好隐性债务化解工作,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着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落实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措施,持续提升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便利度。深化“数字政府”改革,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持续推进“减证便民”,加大推广“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等平台应用,巩固提升“一次办成一件事”精细化、智能化、便利化政务服务改革模式。

四、大力发展社会民生事业,全面增进高质量发展福祉

毫不松懈推进三个“常态化”工作。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严格落实重点场所、重点机构、重点人群防控各项措施,严格审批管控大型群众性活动。推进爱国卫生运动,落细落实公共场所扫码测温、消毒通风等措施,引导群众自觉保持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线”、用公筷等良好卫生习惯。常态化推进文明创建。落实省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按照“4个不能乱”“11个力度不减”要求,开展“5+1”专项整治,确保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检。持续深化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加快落实生活垃圾转运工作,进一步扩大垃圾分类试点范围,完善垃圾终端建设。加强城区环卫保洁、绿化管养,保持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常态化抓实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推进水、大气、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工作。压实河长责任,启动睦岗街道外坑渠“五清”治理项目建设,巩固羚山涌景蓝干渠、泰湖新城流段水污染综合整治成效,确保流域断面、饮用水源水质达标。

着力解决教育医疗等热点问题。优化教育资源布局。落实端州区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市一中实验学校城东校区、市十六小蓝田校区、实验幼儿园桥北分校等6所中小学、幼儿园年内建成启用,新增学位7260个。启动建设市一中实验学校江滨校区、肇庆市大鼎学校、中源誉峰配套幼儿园等5所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工程。大力实施“名师名校”工程,力争引进国内、省内知名教育集团创建名校,打造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教育水平。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睦岗综合医院建设项目、区人民医院升级改造和发热门诊建设项目、区妇幼保健院应急救治体系及诊疗环境改造项目建设。推动区红十字会医院改革,充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力量。建立健全分级诊疗体系,推进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银龄安康行动”。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信访问题。以星湖同舟、和美出头社会治理共同体试点为样本,扩大共同体建设和辐射范围。加快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推进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强化基层网格社会治理单元,利用现有资源建设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村(居)社会工作服务点,确保年底实现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全覆盖。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抓好区粮食储备库项目建设,有序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狠抓安全生产,提高应急救援保障、防灾减灾抗灾、森林防灭火、综合消防等能力,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

继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二是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水平。三是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五是改善城乡居民安全居住条件。六是加强群众食品安全保障。七是提高残疾人生活保障水平。八是提高老年人生活保障水平。九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十是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力度。我们将落实“小切口大变化”民生实事办理制度,一件接着一件办,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与此同时,持续巩固拓展扶贫攻坚成果,强化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加强军政军民团结,落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待遇保障,统筹做好信访、保密、粮食、物价、统计、档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地方志、新闻出版、扫黄打非、机关事务等工作。

五、加强自身建设,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定忠诚为民信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构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坚持“第一议题”制度,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依法行使权力,坚决执行区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制定程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深入开展“八五”普法,依法推进社区矫正,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端州。深化政务公开,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主动接受巡视巡察和审计监督。

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用好行之有效的“一个模式”和“四种方法”,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政府执行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服务创新水平。持续深化“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加强经济社会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研究,高质量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充分利用无纸化办公系统、粤政易等平台,加快政务工作网络化、智能化、移动化发展步伐,提高政府数字化协同办公水平。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严格规范督查检查考核。

恪守干净干事底线。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履行职责。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关键岗位和专项经费等领域的廉政风险防控,排查消除廉政建设风险点。建立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抓好跟踪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深化审计结果运用。坚持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行为发生,努力创造更清明的政治生态、更优越的投资环境。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我们步履坚实;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永葆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乘势而上、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推动古端州持续焕发新活力,奋力开创端州高质量加快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声明:本文来源于招商网)

首页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需求登记

项目
对接

申请园区入驻

单位名称

联系方式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