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惠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惠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2-02-16

2021年2月2日在惠城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惠城区人民政府区长  翟树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2020年及“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2020年,是我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实施“3+2”系统工程为抓手,牢牢把握“储能抓项目、提速增效能”工作主轴,国内一流中心城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积极应对疫情冲击,经济迅速恢复、持续向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运用“大数据+网格化”科学精准防控,构筑起“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坚固防线。派出23名医护骨干驰援湖北,出色完成救治和护理任务,“00后”护士刘家怡获总书记“点赞”,展现了惠州形象、惠城担当。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实施“千干扶千企”活动,积极助企纾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通过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促消费,推动全区经济加快恢复。地区生产总值在一季度下降8.9%的情况下,二三季度降幅持续收窄,实现V形反转,全年完成862亿元,实现0.5%的正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7.28亿元,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运行,增长22.8%,其中工业投资73.34亿元,增长26.6%,自5月份起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月份起实现转正,全年完成39.39亿元,增长5.2%。

——全力抓好土地收储,推动园区加快发展。牢固树立“市区一体”、“产城人”融合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金山新城、东江湾千亿产业园等重大平台建设。金山新城引进了天安数码城、信利康乐创汇等一批优质项目;东江湾千亿产业园完成土地收储2500亩,投入2亿元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主干路网,园区开发进入快车道。加大土地征收盘整力度,全年累计收储用地9300多亩、盘整土地470多亩,征拆房屋面积2.1万平方米;市14宗储备地完成收储5000多亩,有力保障了市级土地出让任务完成。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挂牌出让工业用地15宗、面积1400亩,推动重大项目和优势资源向园区集中。全力配合推进“丰”字交通轴线1号公路建设,惠城先行段已基本完成交地。加快征拆工作进度,完成赣深高铁、惠州北站交通枢纽、小金河大道、白石路等一批国家、省、市重大项目征拆任务。

——以项目建设为引领,发展动能加速集聚。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动工一批、加快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70宗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4.46亿元,超出年度计划8个百分点。成功举办重点项目集中动工活动,天安数码、高盛智谷、信利康乐创城、中南高科等8宗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形成了大抓项目的浓厚氛围。抢抓市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契机,与京东智联云等企业共建跨境电商产业园。工业补短板取得新进展,新动工工业项目27宗,总投资280亿元,达产后年产值约550亿元。新摘牌项目19宗,计划总投资243亿元,预计产值528亿元,宗数、投资额和产值分别增长72%、408%和440%,项目推进取得近年来最好成绩。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新认定高企108家,总量达到300家。正牌科电入选工信部上市后备培育库,利元亨获评省人工智能骨干企业,豪鹏科技入选国家第五批绿色工厂。

——深化改革创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制定区党政领导赋权赋能权责一体工作制度,给予分管区领导更自主的事权、财权和人力调配权,进一步提高决策和执行效率。实行专班工作制,全区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由区领导挂帅,抽调骨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高效快速推进工作。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建立项目库,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财政资金投资和使用效益。在全省率先推行规划许可合理误差机制,探索实施零条件预审、免审、信用快审制度,规划审批时限压缩约1个半月。开展国企优化整合工作,组建核心国资平台公司,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清网增效”行动,商事登记率先实现“秒批”,79个高频事项可“跨省通办”。扎实开展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120宗企业诉求已办结112宗,办结率93%。全面开展“减证”便民工作,658项高频民生服务实现“掌上办”。建设项目全链条管理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效率。

——坚持建管并重,城市治理打开新局。全力加快城市更新,完成广惠高速汝湖出口和长深高速西出口、南出口年度改造任务,启动惠博大道品质提升工程和惠博路沿江片区、江北望江片区改造更新。用绣花功夫塑造城市特色,以水东街、金带街、祝屋巷“两街一巷”微改造为重点的“城市会客厅”基本竣工。完成“惠民空间”老旧小区微改造100个,打造“健康之家”11个、“长者之家”12个,让群众更加直接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强力推进“两违”整治,拆除“两违”建筑1990宗、面积330.7万平方米,江南、桥西成功创建“无违建镇(街)”。扎实开展户外广告(招)牌专项整治、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等工作。高标准做好文明城市迎测评工作,助力惠州第五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飓风2020”专项行动,全面深化“一村(居)一警”工作,持续完善城区“1·3·5”分钟智能防控圈建设,风险防控能力稳步增强,全区刑事警情发案数下降19%,两抢“零发案”天数达343天。辖区352家学校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监管,全区安全形势保持稳定。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区江河水质持续向好,东江汝湖断面、淡水河紫溪断面等7个地表水考核断面100%达标。大力推进黑臭水体整治提升,木沥河、洛塘渠等12条黑臭水体实现“长制久清”。投入9亿元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改污水处理设施42座,建成污水收集主管329公里、支管240公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0%以上。深入落实“河湖长”制,河湖“清四乱”“五清”工作步入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工地扬尘、餐饮油烟、露天烧烤等整治攻坚行动,全区空气质量保持稳定,优良率达96.4%。加大土壤和固废危废污染防治力度,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继续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落实整改工作,涉及我区的35项重点整改任务,29项已完成整改,6项达到时序要求。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完成禁养区划定调整。扎实开展森林小镇创建,完成森林碳汇造林2140亩、抚育4000亩。严格污染排放前置审批,加大结构减排力度,保障发展环境容量。

——加快补齐短板,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建档立卡相对贫困户3010户7186人全部脱贫出列,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新建高标准农田2.2万亩,获评省4A级农业公园1个,建设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利通过验收,并纳入国家级产业园创建名单。横沥、汝湖分别被评为省级梅菜和甜玉米专业镇,4个村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助力保障河惠莞高速(惠城段)正式通车,完成芦泰大桥主桥建设,新建“四好农村路”140公里,进一步改善北部山区交通条件。投入2.1亿元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解决了17万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分批推进78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第一批35个村庄规划已批复实施。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突出抓好“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142个行政村均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启动乡村风貌提升先行示范区创建,打造1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大力发展民生事业,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全力办好年度十项民生实事,7个项目已完工,其它正在推进。大力推进“强师工程”,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教师209人,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加快推进学校和公办幼儿园建设,建成德威江誉诚小学和第十六小学,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4650个,新改扩建公益普惠性幼儿园20所。加快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市卫生监督所惠城分所挂牌成立,完成区中医医院扩建升级、麦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址改造,新建水口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动市三院二期、市三院横沥分院和龙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动工建设。“东湖旅店——营救中国文化名人陈列馆”项目入选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举办“逆行者之夜”西湖赏灯和“点亮全城,致敬最美面孔”活动,向抗疫英雄致敬。加强社会保障和重点人群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进一步做好“稳就业、保民生”工作,重点推进“粤菜(东江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横沥墨园村获评广东粤菜师傅名村。顺利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获评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连续十次荣获“广东省双拥模范城”称号。

过去一年,我们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区政府系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机制,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办理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建议118件、政协委员提案107件,办复率均达100%。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坚持重大项目、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廉洁政府建设持续强化。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驰而不息整治“四风”,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一年来,区武装、国防、民族宗教、统计、地方志、关心下一代等工作扎实开展,社科联、侨联、残联、文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单位尽职尽责,取得新的进步。区人大代表紧紧把脉民生痛点,运用议案办理这一法定职责,争取上级资金1000多万元,推动了北部山区低水桥改造、中心区老旧街道路灯改造、农民工培训等民生实事,为惠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区政协委员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提出了“建设惠城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促进医疗企业发展、推广中药材种植”等真知灼见,展现了政协委员的履职风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聚焦中心工作履职尽责,坚定不移同区委、区政府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为全区各项事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各位代表,回顾不同寻常的2020年,我们最不能忘怀的是,全区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抗击疫情的感人情景。惠城干部始终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用实际行动书写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奋斗者、建设者、创业者在各自岗位上不辞辛苦、默默奉献,将涓滴之力汇聚成强大合力,用平凡铸就不凡。这些事迹和精神激励我们在践行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道路上,更加奋勇前进!借此机会,向全区所有为疫情防控作出积极贡献的医护人员、公安干警、村居工作者、志愿者、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广大党员干部,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主要预期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为“十四五”规划新征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598亿元提高到862亿元,年均增长5.0%。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年均增长10.1%、5.7%;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财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税收收入占比由55.2%提升至81.9%。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0:27.4:69.6。综合实力稳步提升,获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科技百强县区、营商环境百强区等称号。

五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创新,发展活力不断激发。全区各级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竞相迸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顺利承接市下放职权42项。深入开展“清网增效”行动,推出工业投资项目摘牌即动工、企业开办全流程1天内完成、企业“直通车”等创新举措。组建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和园区开发两大平台,进一步拓宽政府投融资渠道。

五年来,我们坚持协调发展,城乡面貌不断改善。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成效明显,能源、水利、信息化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深入推进“无违建镇(街)”创建、城管“三项整治”、城市更新等工作,城市形象品位进一步提升。开展征地拆迁攻坚年、会战年等活动,完成隆生大桥、惠新大道、四环路南段等一大批市政项目征拆任务,加快拓展城市空间骨架。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232个自然村完成“三清三拆”任务。加强生态建设,成功创建省生态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初步构建,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五年来,我们坚持为民导向,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坚持把新增财力的80%以上投向民生领域,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聚力打赢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建档立卡相对贫困户100%脱贫,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力推进就业创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2.6%以内。法治惠城和平安惠城建设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与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文旅体加快融合。获评“中华诗词之乡”“广东诗词之乡”、“中国小小说之乡”和“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扫黄打非”工作获评全国先进。助力惠州五夺全国文明城市金牌。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领航把舵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放权赋能,离不开区委的全面统筹、科学谋划,离不开区人大和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离不开全区人民团结拼搏、不懈奋斗。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支持区政府工作的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去年有些经济指标低于年初预期,个别民生实事没有达到目标进度,虽然有疫情影响、外部环境等客观因素,但是我们对主观原因不回避、也不掩饰。当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的不确定、不稳定性明显增强。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压力很大。二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工业规模偏小,三产相对低端,缺乏“压舱底”的大体量项目,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抗风险能力不高。三是农村短板比较突出。城乡发展不够均衡,农村道路、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欠账比较多,整体发展和生活水平与中心区域相比差距还比较大。四是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优质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相对不足,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求,保障改善民生任务依然繁重。五是工作效能有较大提升空间。与“储能抓项目”相比,“提速增效能”的效果不够明显,上下左右之间沟通效率不够高,政府效能需要进一步提升。民之所望即是施政所向。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初心和使命,进一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有效解决问题,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望。

“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增强信心,坚定决心,在区委的统一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砥砺奋进,全力谱写“十四五”发展新篇章。

区委八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惠城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以建设更加幸福一流中心城区为总目标,打造更高质量的实力惠城、更有品质的幸福惠城,为未来五年发展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工作方向。区政府据此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提请大会审议。

把握新形势,担当新使命。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坚持对标一流,坚持市区一体,坚持实体优先,坚持民生至上,持续推进“3+2”系统工程,奋力把惠城建设成为更加幸福的一流中心城区。

展望“十四五”,到202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7%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35:62。产业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成为惠城实体经济增长主引擎,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水平。全区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投入占GDP比重达3%,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800家。基本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建成国家级创新型城区。一流中心城区生活品质大幅提升,乡村振兴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全面焕发“老”的经典魅力和“新”的时代魅力。空气质量、地表水质量、主要污染物排放等环境质量主要指标保持全省甚至全国领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有效进展。城市管理机制更加完善,教育发展更加均衡,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丰富,城乡优质生活圈建设全面提升,“岭东雄郡”城市形象特质得到充分彰显,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区推进更加幸福一流中心城区建设的关键一年。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化,新冠疫情形势仍然复杂多变,区域竞合、县区竞争进一步加剧,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挑战虽然严峻,但机遇也前所未有。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拿出勇气和智慧,确保“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从整体环境看,我国率先控制住国内疫情,成为全球首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党中央因势利导,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同时,随着省、市经济加快恢复,“双区驱动”效应进一步释放,“丰”字交通主框架、金山新城、惠州湾产业新城等重大项目平台加快建设,为我们逆势而上、竞逐一流增加了许多有利因素。从自身发展看,通过长期接续奋斗,我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特别是近两年我们下定决心、下大力气补工业短板、狠抓园区和项目建设,工业项目落地连续两年大幅增长,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势能,具备了向上跃升、跨越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综合分析形势,“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区乘势而上、借“市”发展的进阶之年,优化结构、补齐短板的突破之年,爬坡过坎、跨越发展的提速之年。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狠抓落实,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推动惠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今年区政府的总体工作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全会、市委全会和区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围绕勇当建设更加幸福一流城市排头兵的使命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实施“3+2”系统工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在“强平台、优环境、抓项目、惠民生”上实现突破进阶,为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作出惠城贡献,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节能减排等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为更好地做好今年工作,我们将切实按照区委着力在“强平台、优环境、抓项目、惠民生”上实现突破进阶的部署要求,以“强平台、抓项目、提质效”为经济工作主轴,加快补齐短板,持续锻造长板,努力在打造“更高质量的实力惠城”和“更有品质的幸福惠城”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方面,着眼于工作连续性,一年接着一年干。去年我们以“储能抓项目、提速增效能”为工作主轴,集中精力、集中资源抓“大”、抓“快”、抓“聚焦”,打基础、蓄能量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事实证明我们的路子是对的。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干好的事情今年还要继续干,还没干完的事情更要接着干,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干到底。另一方面,着眼于提升优化,一年要比一年干得好。把“储能抓项目、提速增效能”优化提升为“强平台、抓项目、提质效”,是因时而变、顺势而为,目的在于引导全区干部群众把目光聚焦到重点领域上、把精力集中到主要工作中,形成更加统一的思想、更加强劲的合力,推动工作取得更大突破。强平台,就是树立和运用平台思维,以1号公路为产业经济带,把金山新城、惠州湾产业新城、东江湾千亿产业园等产业平台作为承载大项目、大产业、大企业的聚合载体,带动资源聚集、产业跃升。抓项目,就是继续突出项目建设的引领作用,全力推动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投产、投产项目快见效,实现项目与平台相互促进。提质效,就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着力推动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工作作风全方位提升,不只是做得“更快”,还要做得“更好、更值”。这里特别强调,区政府的任何工作,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惠城发展、人民幸福。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惠城的发展质量更高一些,让人民群众对更加幸福的体验感更充分一些。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结合区情实际,进一步强化“市区一体”理念,在“市区一体”的前提和基础上,开展惠城的各项工作。一是在服务大局中体现担当。区与市相互交融,是城区最大的特点、最大的优势。我们要主动思考在全市大局下城区的角色定位和责任担当,理解吃透市里的精神意图,把上级部署高效转化为工作成果,实现借“市”发展、乘“市”而上。二是在主动融合中抢抓机遇。充分发挥惠城比较优势,抢抓金山新城建设、“丰”字大交通格局加速形成的有利时机,牢牢把握市、区重大项目纷纷落户、动工、建设的大好势头,通过深度联接、高度融合,培育机遇、创造优势,借“势”而上。三是在改革创新中提质增效。一体推进实体经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改革增效,打破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惯性思维,让“不敢想、做不到”成为过去,让“大胆想、敢于闯”成为常态,用更加积极进取的思维推动工作质量和效率双提升。

围绕以上目标任务,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强平台抓项目,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实力支撑

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围绕“十四五”实现1300亿元目标,坚定不移强平台、抓项目,全力以赴推动经济跨越发展。

聚焦实体经济推动产业聚集。推动实力增长,关键在于做大实体经济,推动产业聚集。我们将依托“一带一轴一圈”产业空间布局,聚力发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总部经济、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京东智联云、天安数码城、信利康智慧园、高盛智谷、中南高科等专业园区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地。制定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管理办法,强化金融、信息、商贸、会展等服务功能,积极发展研发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培训中心等职能型总部,抓好顺丰粤东科技创新总部等项目建设,谋划布局商贸生产服务现代物流产业园。加快推进九惠生物医药等医药医疗项目建设,鼓励发展线上医药物流,做大做强生命健康产业。

打造高能级产业平台。加强与市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大力推进金山新城、东江湾千亿产业园、惠州湾产业新城建设,打造成为支撑惠城经济增长、产业跃升的核心载体。金山新城重点优化产业规划,配合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布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等新兴产业,保障新会展中心建设顺利启动,打造未来城市中心、一流城市核心样板;东江湾千亿产业园计划投入9亿元,重点推进“六横五纵”道路建设,加快完善供水供电、排水排污等配套设施,加快推动优质项目建设,创建成为省级高新科技产业园;惠州湾产业新城着力配合推进起步区建设,助力国机集团华南总部基地动工,打造成为一流城市的重要支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安排年度重点项目76宗、总投资432亿元、年度投资74.35亿元,其中投资规模10亿元以上项目11宗,工业项目32宗、总投资211.3亿元。制定重点项目“五个一”工作机制,成立项目工作专班,完善项目库建设,全链条信息化分类管理,高效推进项目建设。设立驻深招商联络处,主动承接深圳优质产业项目扩张式、整体式转移。加强外出招商,重点引进投资额大、带动力强的行业标杆项目和行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夯实项目支撑。大力实施“强链补链”行动,依托信利康、顺丰等产业链龙头项目,积极引进更多上下游企业,做强做长产业链。打造惠城互联网孵化产业园,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实施高企倍增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1家,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全力推进土地收储。把土地收储作为强平台、上项目的基础工作来抓,全年计划收储土地3.7万亩。做好高铁北站、金山新城、江北三新等1.8万亩市级储备地收储工作,坚决保障市级土地出让任务完成。推进东江湾千亿产业园约7300亩用地收储,全部用于项目及配套道路建设。强化园区用地保障,完成三栋中心园、马安、横沥、汝湖、水口分园土地收储4000亩。做好金山新城水环境综合整治、惠城南站枢纽片区8000亩土地征收,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创新土地征收方法,突破留用地、安置房等重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征地拆迁效率。

大力培育和发展新消费。注重需求侧管理,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在线教育、在线文娱、智慧旅游等新业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快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引进培育一批跨境电商平台、龙头企业、大型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引导中小微外贸企业借力开展进出口业务。规划建设高品质消费集聚区,支持“首店经济”“名店经济”发展,打造江北华贸、河南岸港惠、桥东水东街等特色商圈。繁荣夜间消费市场,打造特色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二、实施精细化管理,持续改善中心区城市形象

以更高标准、更大格局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打造代表国内一流城市形象的中心城区。

市区一体共建“外联内畅”交通体系。以市“丰”字交通主框架、“五横五纵”快速路、“两环十射”快进快出路网体系建设为契机,全面加强与市衔接,加快建设1号公路(惠州湾高速),保障惠城先行段顺利建成,推动构建便捷高效交通网络。外联方面,配合推动广汕高铁、惠城南站及配套项目、莞惠城际北延线、韶惠高速、广惠高速金龙互通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保障赣深高铁惠城段及惠州北站顺利建成,实现与周边县区和城市之间的快联速通,成为连接珠三角与粤东地区的重要枢纽节点。内畅方面,配合做好中部遂道、湖山大桥、鹅城大桥等过江通道建设,推动建成演达二路东段等市政道路,实施金龙大道、小金河大道等道路快速化改造,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以点带面打造“靓丽幸福”城市形象。加快城市有机更新,进一步提升长深高速西出口、南出口、北出口和广惠高速汝湖出口更新效果,加快推进惠博大道、江北望江片区和江北9、10号小区更新改造。协同推进在中心区建设智慧停车场10个以上,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问题。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完成“惠民空间”老旧小区改造100个以上,让群众在家门口感受到城市温度。完成江北安置房项目一期工程,启动二期建设。围绕“打造城市最亮丽名片、焕发千年古城新活力”目标,配合推动西湖景区及周边区域更新改造工作,当好西湖品质提升主力军。完成东江、红花湖、金山湖、挂榜阁等区域景观亮化工程,建设“一湖两江”城市会客厅。

强化统筹提升城乡治理水平。运用大数据、5G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入推进智慧市政、智慧警务、智慧城管建设,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职责明晰、协同高效、扁平运作的大城管格局,实现“无违建镇(街)”创建全覆盖。理顺城乡综合执法、环境卫生工作机制,推动“一把扫帚扫到底”。深化城市出入口、道路沿线环境整治,抓好市容环境卫生大清洁,加快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垃圾减量、污染减少。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保障群众“舌尖安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扫黑除恶、全民禁毒工程,严打各类违法犯罪,坚决守护好群众生命安全。推动信访工作从“办理”向“治理”转变,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三、深化系统治理,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环境美、生态优是惠城最宝贵的资源禀赋,要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加强污染防治。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和禁养区养殖场清理整治,确保国考、省考断面水质持续达标。实施城镇污水管网畅通工程,加快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清淤改造,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机制,实施大气精细化管理,严管露天焚烧、露天烧烤、工地扬尘。加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环境管理,推进重点危废处置企业建设,补齐处理能力短板。

厚植生态优势。建立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体系,实施生态环境空间管控。推进“拆挡见绿”专项行动,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成果,让更多群众开门见绿。开展高质量水源林建设,完成造林4588亩、抚育4140亩,建设2个森林乡村。积极参与全省“万里碧道”工程建设,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逐步构筑安全水网、生态长廊。

推动绿色发展。加强国土空间管理,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市开发边界线。严把环保、能耗、安全门槛,开展“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倡导清洁能源生产。推广循环经济,鼓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培育“生态+”绿色产业,开展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示范创建。加强绿色生活方式宣传,倡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向低碳、节能、可再回收的方向转变。

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协调融合发展

加强制度设计,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农村工作、农业项目量质并升、取得突破。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科学推进乡村规划编制,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持续深化农村“三项改革”,进一步规范乡村建设。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美丽家园”创建活动,不断提升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和农村环境水平。抓好横沥镇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推进芦洲镇创建省卫生镇。创建乡村风貌提升先行区,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确保6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推进北环大道、市生态环境园进场路东延线升级改造,启动横沥黄沙洞至小岚道路建设,建成芦泰大桥,进一步优化北部山区路网。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窄路面拓宽25公里、村道硬底化200公里,危桥改造(加固)11座。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全面铺开。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能级提升行动,加快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推动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依托丝苗米、梅菜、甜玉米、特色水产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北部山区现代农贸市场,创建3个“一村一品”特色村。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丰富乡村经济业态。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新建3.38万亩高标农田,种植面积稳定在21万亩以上。加快10万吨粮仓建设,提升粮食储备保障能力。

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健全脱贫人口、低收入人口网格化长效监测帮扶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重点关注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贫户,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防止返贫。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促进农村就业农民增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五、注重改善民生,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坚持把新增财力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让群众切身体会到生活在惠城更有品质、更加幸福。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投入9.7亿元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1所、中小学10所,新增各类优质学位1.9万个以上。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满足群众教育需求。实施“强师工程”,大力培养名校长、名教师和名班主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健全“家校社”教育协同机制,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和传统文化教育,丰富校园文体生活,让每个学生都全面发展、茁壮成长。

打造更高水平健康惠城。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快建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稳步实施疫苗接种,坚决守护人民健康。启动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新院建设,完成龙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河南岸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升第三人民医院横沥分院等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建成惠城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逐步实现不同机构之间医疗资源和健康信息的互联互通、实时共享。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进一步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在老旧小区新建10个“健康之家”。做好“卫生城市”复评迎检工作。

彰显“岭东雄郡”文化魅力。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水平。深入挖掘东坡文化、府城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内涵,完成桥东水东街、桥西金带街、江南祝屋巷等文化街区升级改造,启动东湖旅店二期和中山公园品质提升工程,修缮梅花馆、归善学宫、全国总工会旧址等省级文保单位,进一步彰显“岭东雄郡”文化魅力和城市形象。打造文化、红色、乡村等10条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文化旅游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发挥“一场三馆”作用,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作更多文化精品力作。 

织密筑牢民生保障网。把稳就业作为民生工作首要任务,纵深推进“粤菜(东江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工程,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帮扶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落实全面参保计划,确保社会保险全覆盖,保障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100%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加强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实现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100%覆盖。加强居家和社区养老信息化服务,新建10个“长者之家”,推进区老年大学建设,让长者乐享善为。创建退役军人工作示范单位。

六、转作风提效能,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建设更加幸福一流中心城区,需要付出艰辛努力,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作风。

以法治思维规范政府行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建设法治政府。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加大行政复议、合法性审查和备案审查力度,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

持续提高政府服务效能。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实现信息互联、资源共享,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效率。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行政审批事项应减尽减、审批权限应放尽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继续深入开展“减证”便民工作,压缩行政审批事项的承诺办结时限,为群众办事提供更多便利。制定跨域通办事项清单,扩大跨域通办“朋友圈”。

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监管,从严查处违法违纪问题,营造风清气正政务环境。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今年区政府将带头过紧日子,全面压缩非生产性开支,把节约的经费用于改善民生、推动发展。

各位代表!新征程任重道远,新使命催人奋进。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习近平总书记把舵领航、举旗定向,我们感觉特别有信心、特别有底气,我们一定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用实际行动践行对总书记和党中央的绝对忠诚。面对“双区”驱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和市委、市政府放权赋能重大机遇,我们一定坚定信心、抓住机遇,以主人翁的奋斗姿态,锐意进取、奋发图强,为惠州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贡献更大力量。面对惠城蓄势待发的大好形势,我们一定以铁的作风、铁的纪律,咬定目标,接续奋斗,全力推动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各位代表!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勤劳勇敢的惠城人民不但有建设幸福家园的美好愿景,更有竞逐一流的信心勇气。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开创更加幸福一流中心城区建设新局面,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献上惠城的优异成绩单!

 

(声明:本文来源于招商网)

首页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需求登记

项目
对接

申请园区入驻

单位名称

联系方式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