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惠东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惠东县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2-02-16

—— 2021年2月6日在惠东县第十届人民

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县长 魏荣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发展史上非同寻常的五年。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以及特大暴雨、超强台风、新冠肺炎疫情等严峻考验,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1+1+9”、市“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工作部署,以重返一流为战略目标,以山海统筹为基本路径,解放思想,主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7.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4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万元,年均分别增长6.5%、6.1%和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3亿元,年均增长7.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31亿元。五年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773.9亿元,年均增长13.4%。三次产业结构从9.9:34.6:55.5变动为10.2:34.8:55。连续3年被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评为“营商环境100强县”,连续5年跻身省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县,成功创建四个全国示范县[1],相继入选“2017全国综合竞争力100强县”“2017全国投资潜力100强县”和“2018全国县域经济100强县”。

(一)突出重大项目引领,工业经济势头向好。落实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坚持把土地等资源要素向重点项目和产业园区集中,新增建设用地指标60%以上用于发展工业。以“摘牌即动工”为导向,全面推行“标准地带方案出让”模式,重大项目加速落户建设。太平岭核电一期建设提速,广发惠东风电项目并网发电,港口海上风电和惠州LNG接收站项目相继落地。规划面积30.2平方公里的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已经动工,起步区基础设施及宇新轻烃项目正在建设,打造“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科技创新基地”实现良好开局。首期占地2000亩的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成功签下总投资355亿元的5宗大型数据中心项目[2],关联产业正在培育,“全省第一的数据中心聚集区、全国重要的云计算产业聚集区”初见雏形。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列入省循环化试点园区,金力变速等15宗项目建成投产[3],科近泰基、广东超导项目落户离子产业园。国家级鞋检中心建成运营,惠州学院惠东时尚创意学院揭牌启用,成功创建省级“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惠东女鞋产业集群“全球采购基地”通过SGS[4]认证,成功举办三届鞋文化节。五年共安排重点项目234宗,完成投资707亿元。

(二)加快新型业态培育,旅游商贸蓬勃发展。全域旅游百花齐放,梁化国家森林公园、港口海龟湾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巽寮湾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成功打造妈祖、海龟、马铃薯等一批文化旅游节庆品牌,海钓、游艇、帆船运动等新业态不断涌现,红蓝古绿“四色”旅游交相辉映。2020年接待游客1127.7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58.3亿元,分别比2015年增长37%和106.7%。电子商务迅猛发展,获评“广东电商十佳县”“广东大众电商创业十佳县”,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7个镇级电商服务站和123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建成运营。阿里巴巴“美鞋园”服务中心上线运行,大岭获评“中国淘宝镇”。天虹等大型超市落户惠东,鞋材、建材、汽车等多个专业市场稳步发展。

(三)聚焦重点领域改革,市场活力持续激发。“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进一步简政放权,五年累计取消或调整权责事项241项。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政府投资项目、社会投资一般项目、“产业园带方案出让土地”项目的审批时间分别压缩至100个、60个和45个工作日内。土地评估审批环节从3轮缩减至1轮,审批时间减少15天以上。建设工程“信用快审”承诺制[5]全面推行,工业项目施工图审查和工程施工许可实行“容缺承诺”办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新登记商事主体约8.75万个。大力推行中介服务“直购模式”,办理业务1.98万宗。开展15期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解决70家企业74个主要诉求。“数字政府”加快建设。“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注册量分别达到42万、3.5万和1.1万户。1566项申请事项实现“一窗通办”,其中1133项实现“一网通办”,127项实现“湾区通办”。633项行政许可事项实现“零跑动”“即时办理”,群众办事更加便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效。完成13家县属国有企业改制、54家“僵尸企业”出清。坚持“房住不炒”,房地产市场稳健运行。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从2015年的2.59%下降至0.89%,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降成本持续发力,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实,为社会减负超18亿元。各项改革成效明显。农村“一户一宅”、农房简约报建、农房风貌管控三项改革试点进展顺利,颁发了全市首批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证书。基本完成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县供销社获评“全国供销合作社先进集体”。圆满完成行政机构改革,县政府工作部门精简至26个。县级预算编制执行监管改革持续深化。

(四)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创新平台加快构建。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获批建设。建成1个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工作站、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3家众创空间[6]。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完成专利授权2578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增长至58家和69家。建成6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8家市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7个镇获评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7]。推动374家企业实施工业技改,完成技改投资162亿元。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214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797名、各类技能人才2.04万名。

(五)城乡设施不断完善,区域发展更加协调。规划体系得到优化。确立了沿江优化发展、沿海重点发展、山区生态发展的三大片区功能定位。完成60多项总规、控规和专项规划编制,实现乡镇总规及重点片区控规全覆盖。邀请4个国内外专家团队编制6个专项规划[8]。县城扩容提质步伐加快。大岭街道、九龙峰旅游区相继设立,大洲新区建设全面启动,新平大道市政化改造即将完工,惠东大道平山至稔山段正在按照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道标准升级改造,大县城建设“三步走”战略稳步实施。江南路东北段基本完工。建成启用90宗市政工程、13个街边小公园绿地[9],另有4个街边小公园正在建设。完成县城“四大出口”整治。成功获评“国家卫生县城”。入选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乡镇发展活力迸发。绿色蔬菜、品牌茶叶、山瑶柑、蜜柚等乡村特色种养业蓬勃发展,乡村民宿、休闲渔业、鞋业电商等乡村新业态“多点开花”。涌现了白花新材料及大数据、大岭先进制造、梁化及白盆珠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热点。高潭宝口安墩连片开发步伐加快,高潭三个基地十件实事和安墩革命老区系列项目有序建设,东江干部学院建成启用,“东江红都”红色旅游产业方兴未艾。新认定6个“广东省卫生镇”[10]。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持续推进。潮惠高速惠东段等18宗项目建成通车[11],县道213线升级改造基本完工,广汕高铁惠东段等4宗项目动工建设[12]。“行政村到自然村公路”全部实现硬底化。稔平半岛供水工程全线贯通。完成了西枝江堤防和稔山长排海堤加固工程,以及385宗“五小”水利工程。新建及扩建6座变电站、4宗输电线路工程[13]。光纤、4G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建成5G基站539个,5G用户达17.4万户。

(六)大力推动绿色发展,生态优势持续巩固。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省环保督察交办的案件,以及国家海洋督查反馈的问题得到较好整改。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成效显著,获评10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45个市级生态村。公交车实现电动化全覆盖。全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气优良率达97.8%。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扩容项目建成投产,县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扩容50万立方米。固体废物非法倾倒行为得到强力打击。完成各类造林工程36.76万亩。建成121个森林村庄,铁涌、高潭、巽寮获评“广东省森林小镇”,“三大景区”挂牌成立,4个森林公园正在建设[14]。获批1个国家森林康养基地、2条省级森林旅游特色线路、5个森林旅游新兴品牌地[15]。保护中华穿山甲成效显著,发现惠州异药花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新品种。《西枝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深入实施,完成西枝江流域3.34万亩桉树改造,白盆珠水库和4条入库河流的水质保持优良。完成考洲洋沿岸河涌截污工程和2500亩红树林种植,考洲洋生态持续修复。新建、扩建或提标升级一批镇村污水处理设施[16],供排污一体化有序推进。全面落实“河长制”,完成11条河涌[17]、778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和71条河流“一河一策”编制。吉隆河“国考”断面和8个“市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农”发展开创新局。新增4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和29个“一村一品”[18]种植基地。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118个、914个和36个。沉香产业及“惠东绿棋楠之乡”区域品牌正在培育。惠东马铃薯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莲花山茶、赤岸蚝获评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72.6万亩。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成22.39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稔山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全面完工,16个省定贫困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圆满完成“厕所革命”阶段性任务,全县行政村100%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43%建成“美丽宜居村”,铁涌镇“山海田园,考洲乡情”入选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平山街道碧山村、吉隆镇平政村分别获评国家和省级文明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2.44万元,年均增长8.8%。

(八)发展社会民生事业,人民福祉日益增进。坚持将县级新增财力的65%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省、市、县民生实事得到较好办理。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脱贫退出标准,16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新增城镇就业4.9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完成7072户农村危房改造、883户公租房配租,为558户住房困难户发放租赁补贴。县社会养老服务中心正式完工,一批养老机构建成运营[19]。6所中小学校建成启用、32所完成改扩建、3所动工建设[20]。新建21所幼儿园,实现“一镇一园”全覆盖。新增4770个学前教育学位、1.28万个义务教育学位,“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阳光招生”“阳光调动”严格实施,高考、中考连续取得好成绩。“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成效明显[21],档案馆建成启用。新增11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白马窑和梁化屯考古取得重大突破。获评“中华诗词之乡”及“广东省诗词之乡”。惠东渔歌亮相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庆典活动和省文化旅游节。文明创建深入开展,“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建设扎实推进。荣超公立医院等4家医疗机构启动建设[22]。4家医院建成启用、1家基本完工,完成一批医疗卫生设施标准化建设[23],建成3个“医联体”[24]和1个“医共体”[25],城乡医疗服务一体化新格局初步形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建成275个自然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成功举办或承办巽寮湾马拉松、县运动会及残运会等赛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实现县镇村三级服务平台全覆盖。高质量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及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登记。

此外,国防教育、征兵、民兵预备役、退役军人事务、文史、审计、物价、保密、气象、海防、港澳台务、民族、宗教、移民、外事侨务、妇女儿童、青少年、红十字、慈善、殡改、粮食安全、志愿服务、地方志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九)众志成城防控疫情,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有力有序高效应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各级各部门盯紧“三类人群”、做实“三大环节”、织密“三张网”[26],爱心企业和人士踊跃捐款捐物,输入性病例在较短时间内“清零”,实现患者“零死亡”、社区和医务人员“零感染”,无本地感染病例。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加快完善,建成使用一批发热门诊、PCR实验室[27]。“智慧惠东”有序建设,“前哨通”[28]“大岭通”[29]开通使用。圆满完成十九大、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等重大安保任务。“八张治安防控网”不断织密,“双抢”警情零发案天数逐年提升,“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减少,社会治安形势平稳向好。县强制戒毒所和新拘留所建成启用,毒情形势稳步好转,禁毒工作年度评价持续位居全市前列。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应急救援效能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明显增强。成功防御2018年“8·30”特大暴雨、强台风“山竹”。白花河防洪排涝治理工程正式动工。森林航空消防基地建成使用,消防三中队完成主体建设,专职消防队实现“一镇一队一车”全覆盖。食品药品安全、反走私、打假工作不断加强。社会矛盾和信访案件有效化解。全力防范重大风险,涉众金融风险排查化解持续加强,金融运行安全稳定。荣获省双拥模范县“六连冠”。查处违法用地673.5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923.1万平方米。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不断提高。始终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行政,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发展,破解难题,推动工作。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建议提案网络评价平台”上线运行,顺利办结《关于加快推进我县稔平半岛供水工程建设的议案》,办理省市县人大代表建议676件、政协委员提案590件。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社会听证、专家咨询、政府法律顾问等制度。认真做好中央、省委巡视及国务院大督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三公”经费逐年下降,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推进,机关作风不断改进。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是我县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的五年,是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的五年,是社会民生事业较快进步的五年,是经受住自然灾害、疫情冲击依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五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所有为惠东发展作出贡献的奋斗者,向驻惠东部队官兵、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港澳台同胞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我们深刻认识到,推动惠东重返一流行列,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严格贯彻上级和县委的工作部署;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破阻力、激活力,增强跨越发展原动力;必须增强斗争本领,直面问题、攻坚克难,办成一批大事要事;必须坚守为民初心,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筑牢发展桩基;必须加强作风建设,打造务实、清廉、高效的政务环境,引领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惠东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内需拉动竞争激烈,“稳增长”压力增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传统产业优势弱化,新兴产业仍在起步阶段;大型企业仍较缺乏,经济抗风险能力较弱;税源基础仍较薄弱,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城乡区域发展仍不够平衡;污染防治仍需攻坚;民生事业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行政效率有待提高,营商环境仍需改善;干部的服务意识、担当精神、干事本领有待提升。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以坚定的态度、有力的措施、严实的作风,切实加以解决。

“十四五”时期的形势、目标和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县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加快重返一流行列的第一个五年。我们将站在新发展阶段、新历史方位上,重整行装再出发,奋勇前行谋发展。

“十四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县委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抢抓“双区驱动”战略机遇,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重返一流步伐,助力惠州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

“十四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1000亿元,年均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49万元,年均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3000亿元,年均增长19.3%。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为实现“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县政府将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重点把握好八个方面:

(一)坚持交通先行,做强重返一流的设施支撑。深度对接全省“12312”现代化交通体系[30],配合推进高铁、高速公路建设,完善广汕高铁惠东南站的站前广场、交通接驳等配套设施,打造承接广州、深圳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新平台。积极融入惠州“丰”字交通主框架,推进1号公路(惠州湾高速)惠东段建设。谋划建设惠州“五横五纵”交通路网涉及惠东的“四横一纵”道路,为全县经济跨越发展提供先导性设施支撑。

(二)坚持创新驱动,提升内生增长动力。建成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争取高密度能源燃料研究装置(DEEF)等更多科学装置落户建设,把稔平半岛打造成能源科技岛。实施“惠”聚优才行动计划,提升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出台更具吸引性的创新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不断培育新业态、新动能。

(三)坚持产业升级,夯实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按照广东发展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惠州打造“2+1”现代产业集群的要求,高标准规划建设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1号公路惠东段经济走廊、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等重大发展平台,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大健康等新兴产业,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探索发展氢能产业,支持制鞋、农业、旅游等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现代化建设和重返一流行列夯实产业支撑。

(四)坚持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牢固树立“改革就是提高效率、解决问题、优化环境”的理念,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释放更加强劲的发展活力。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思想对接、规则对接、交通对接、产业对接为抓手,全方位融入“一带一路”“双区驱动”的发展大潮。

(五)坚持向海图强,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秉承“向海图强,逐梦深蓝”的发展理念,把握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机遇,以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契机,加强稔平半岛与深圳大鹏半岛、深汕特别合作区的联动发展。依托半岛岸线等资源,打造高端滨海旅游产业带。培育海洋生物医药制造等现代海洋产业,推动惠东海洋产业从浅海走向深蓝,持续壮大“蓝海经济”。

(六)坚持县城扩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规划引领,统筹做好公共服务、产业培育、文明建设、生态环保、安全保障、城乡融合等工作,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积极对标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惠州国内一流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县城扩容提质“三步走”战略,把大洲新区打造成惠东“大县城”的中央活力区,促进平山、大岭“一城两街道”深度融合,高水平规划建设惠州湾惠东TOD[31]新区、白花片区和九龙峰片区,打造“一城两翼、双城一体”的大县城发展格局。全面提升文明程度,成功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

(七)坚持绿色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守护好“一山两水”[32],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八)坚持以民为本,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教文卫体各项事业,办好民生实事,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加快重返一流行列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人均生产总值增长7.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外贸出口总额增长6.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单位GDP能耗、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等指标完成市下达任务。

为实现以上目标,县政府将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升级改造优势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振兴实体经济。

着力打造产业发展大平台。提速推进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建设。实施起步区11宗市政道路及特勤消防站项目,加快科创中心建设,完成2万亩土地征收及9000亩以上“土规”调整。高质量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基本完成市政基础设施一期工程系列项目,争取获批省级产业园。按照“全县工业发展主战场”和“先进制造产业聚集区”的定位,推进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加强园区精细化管理,推进21条园区道路建设[33],力促10宗项目投产运营、20宗动工建设。全面启动离子产业园,动工建设科近泰基、广东超导和特创科技项目。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太平岭核电1号机组泵站浇筑、核岛安装和2号机组常规岛浇筑,加快核电二期4台机组执照申请工作,推动惠州LNG接收站项目核准动工、港口海上风电一期项目投产。跟踪服务好在谈新材料项目,推动恒力石化项目摘地动工和宇新轻烃项目提速建设。支持5宗大型数据中心项目加快建设,引进培育大数据技术服务、互联网平台服务和智能终端等关联产业,发展数字经济。

支持发展大健康产业。开展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及中草药种植等专项规划编制。发展沉香种植和精深加工,培育2至3个绿棋楠种植示范基地,完成5000亩“退桉改香”,申报绿棋楠沉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打造“惠东绿棋楠之乡”品牌。争取引进先进中药制药企业落户,支持本地药企做大做强。推广“药企+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加强牛大力、巴戟等中草药种植及深加工。整合医疗、滨海、温泉、森林等资源,引进一批高端康养产业项目,打造高端康养基地。稳步发展登山、野营、浮潜、海钓、摄影等大户外产业。

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一体化保护开发海岸线和海洋资源,积极对接深圳,着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联动发展区。引进培育一批滨海旅游龙头文旅项目和海产品加工企业,争取南海海洋生物制药产业园落户,发展深海网箱养殖业,努力壮大海洋产业。加强与深港澳沟通协商,力争开通粤港澳大湾区游艇自由行、深惠汕海上旅游交通航线。

推动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落实纾困惠企政策,精准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难题,巩固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强化扶持鞋业发展“六个一”[34]措施,鼓励龙头鞋企与国家鞋检中心、惠东时尚创意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A区项目建设,鼓励黄埠、吉隆等地制鞋企业转型升级。支持制造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产品升级、营销创新和发展电子商务,加大自主品牌培育力度,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抓好高潭“东江红都”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构建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继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立多元化、多层次旅游产品供应体系,力争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通过验收,启动建设惠东(国际)电子商务数字产业园。

二、做强创新驱动引擎,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搭建科创平台,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阶段迈进。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强流重离子加速器(HIAF)土建工程,建成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3宗配套工程,配合建设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的装置区和试验区。发挥创新对产业发展赋能增效和战略支撑的作用,谋划建设新材料创新和中试平台,争取中科院近物所在惠东设立核孔膜、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孵化基地。完善孵化育成体系,力争新增1家孵化器。

提升企业科创能力。落实支持创新的政策措施,引进培育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高成长科技型企业。引导企业与创意团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动合作,促进创新研究成果转化。深入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推动创新协同和产业共建。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大力实施双高人才“海川计划”,重点引进“高精尖缺”人才,以及技术型、实用型人才。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搭建人才学习交流平台,启动建设县人才公寓和产业园人才服务中心,帮助解决人才在落户、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营造更具活力的营商环境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各类资源要素配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活力源泉。

深化“放管服”改革。下放一批行政执法权和公共服务事项,增强镇(街道)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完善并联审批、信用承诺、预审代办等制度,探索“四证齐发”,提升工业投资项目审批效率。减少不必要证明,让企业专心经营、安心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相适应的市场监管新机制,对诚信企业开通“容缺受理”等绿色通道,对失信企业实施重点监督和联合惩戒,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持续开展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谋划建设新行政服务中心,提高便民利民服务水平。

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政务云”建设,完成政务信息化能力和公共数据资源普查工作,推动政务信息和数据交换共享,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和应用水平。完成“数字政府”、智慧城市专项规划编制,谋划建设智慧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智慧惠东城市综合指挥中心。推广“粤省事”“粤商通”“惠服务”小程序,开通“一件事”“免证办”“智慧批”“惠预约”服务,推进审批服务事项“马上办”“就近办”。完成市县申办受理平台对接,力争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高频服务事项“全城通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坚持将土地、资本、建筑原材料等要素向产业集聚。严格落实上级土地利用管理新规,大力盘整处置批而未供和供而未建的闲置土地,推进拆旧复垦、“三旧”改造等工作,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60%以上用于发展工业,解决“有项目没土地、有土地没指标”问题。严禁工业用地“囤地闲置”“倒买倒卖”行为。用好用活财政政策和金融工具筹集建设资金,引进一批风险投资[35]、私募股权投资[36]和天使投资[37],助推项目建设、企业发展和产业振兴。加大县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力度,扶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集团发展壮大。

加强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财税和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树立“大财政、大预算、大资产”管理理念,推进“数字财政”上线并正常运行,破解财政信息系统标准多样化、信息孤岛化、管理分割化难题。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切实降低中小微企业贷款成本。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效整合公益一类及二类事业单位资源,增强对改革发展稳定的服务功能。

四、持续扩大投资消费,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坚持狠抓有效投资,以项目投资决胜未来,主动对接国内市场,激活内贸动力,做好稳外资工作,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

加快融入“双区”交通网。配合推进广汕高铁、深汕西高速改扩建、1号公路(惠州湾高速)惠东段等工程,做好深汕高铁及深汕第二高速前期工作。动工建设环稔平半岛高速、机场路惠东段及财山东路,谋划惠州“五横五纵”交通路网涉及惠东的项目,完善承接“双区”辐射带动的路网体系。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严格落实《惠东县提升服务质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十条工作措施》,支持16宗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龙头项目加快建设。推动65宗年度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3.2亿元。抢抓粤港澳大湾区“虹吸效应”和深圳“溢出效应”的机遇,开展大数据招商、产业链招商、驻深招商,引进储备一批优质项目,增强投资潜力。

积极培育消费新动能。顺应国内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鼓励企业走品牌高端化、私人定制化路线,抢占国内消费大市场。争取引进大型商贸综合运营体项目,优化百货商场、便利店、农贸市场等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实施县城南湖市场超市化升级改造,在人口大镇、经济重镇布局一批消费集聚区。培育壮大乡村体验、观光休闲等消费市场,提升农特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强化市场秩序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持续改善消费环境。

做好稳外贸稳外资。严格执行《外商投资法》及实施细则,跟踪解决3张清单[38],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产、拓宽投资领域。启动中韩(惠州)产业园核心组团惠东片区基础设施建设。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等各类展会,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整合跨境电商资源,支持电商企业集聚发展。深化政银企合作,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提高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开展企业信用培育工作,推动一批出口大户通过AEO认证[39]。

五、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断提升城市魅力

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统筹好规划、建设、管理,使惠东更整洁靓丽、更畅顺有序、更具吸引力。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编制《惠东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40],实现全县“一张图”管理。开展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多规合一”[41]村庄规划编制。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提高规划的执行力。推动国内外专家团队编制的6个专项规划落到实处。

加快县城扩容提质。高标准谋划建设大洲新区和九龙峰片区,实施白花镇建成区风貌管控提升工程,全面完成新平大道市政化改造,继续推进环城西路建设,促进平山、大岭、白花融合发展,增强县城承载和辐射带动力。加快惠东大道平山至稔山段升级改造,依托稔山和陈塘两个高铁站点,推进稔山滨海新城建设,加速实现县城和稔山“双城一体”。

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抓好“数字市政”工程和地下综合管廊规划。推动4宗市政工程竣工验收、16宗完工、5宗启动建设[42]。逐步开展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树立“公园城市”理念,推进县城绿化美化,建成、推进建设和动工一批街边小公园绿地[43]。启动新一轮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及时查处不文明行为[44],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加强智慧城市建设[45],实现城市管理科学智能化。启动建设赤岭桥,建成县综合交通与路网监测调度中心(TOCC),提升县城和稔平半岛交通疏导水平。推行“限时免费、超时收费”的公共停车位管理制度,及时查处违法停车行为。建成一批城市公交候车亭和公共智慧停车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停车场建设。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开工9条、推进建设1条、建成2条道路[46]。完成20公里县道、乡道、旅游公路建设。开展48宗小型水库安全运行标准化管理、8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配合完成白盆珠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稔平半岛供水工程及配套水厂建成通水。开工、建成投运一批电网工程[47]。建设一批5G基站等“新基建”设施。争取获批12宗共16.1亿元地方专项债和抗疫特别国债项目,助推基础设施建设。

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坚持科技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兴农,构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乡村旅游产业,加快农业产业高端化发展步伐。新增6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8],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成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完成15个、推进14个“一村一品”项目建设[49]。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设施,新增3000亩高标准农田,完成14个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持续稳定粮食生产。继续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开展“赤岸蚝”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

建设精美农村。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厕改、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风貌提升,抓好28个美丽宜居示范村[50]建设。稳步发展特色民宿,培育发展乡村“美丽经济”。深入推进农村公路“畅返不畅”[51]改造,以及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危桥改造和村民“集居点”道路硬底化建设,启动“通建制村双车道”改造,擦亮“‘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品牌。加强乡村医疗、教师等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深化农村“一户一宅”、农房简约报建、农房风貌管控等改革试点工作,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大力培育高素质精勤农民,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引导银行提供惠农金融服务,鼓励农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转移就业、自主创业、土地流转等方式,拓宽增收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推动老区振兴发展。抓好高潭三个基地十件实事和安墩革命老区系列项目建设,争取高潭中洞抽水蓄能电站纳入省电站选点规划并动工建设。依托东江干部学院、中洞村等红色品牌效应,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高潭宝口安墩连片开发,打造集红色教育、红色旅游和生态康养休闲于一体的老区振兴发展新样板。

七、厚植绿色发展根基,巩固提升生态优势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倡导绿色低碳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实施考洲洋滨水片区风貌管控,强化考洲洋、“三大景区”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完成2900亩红树林种植或修复[52]、1.9万亩森林碳汇林抚育工程、7000亩高质量水源涵养林建设和1万亩西枝江流域桉树改造。启动建设寨场山森林公园景观带,推进好招楼湿地公园二期和寨场山森林公园二期工程建设,建成大亚湾森林公园(惠东片区)一期工程。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加强工业源、移动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抓好对扬尘、餐饮油烟等污染源的环境执法监管[53]。建成东江威立雅二期,推动东江威立雅三期、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三期项目建设。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科学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启用一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智能投放设施,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严格落实“河长制”,扎实推进白花河防洪排涝治理工程、2条重点河涌整治和6条中小河流治理[54],建成19.3公里碧道,推动吉隆河、白盆珠水库甘园2个“国考”断面及12个市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推进一批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55],加快供排污一体化改革。加强海洋环境监管,建设“美丽海湾”。

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落实能源消费强度与消费总量“双控”目标,全面落实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措施,推广节能技术改造。提倡绿色低碳的生活和出行方式,完善公交系统和绿道慢行系统,推广新能源汽车及公共充电桩。鼓励发展绿色建材及装配式建筑。发展绿色工厂和绿色种养,推动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壮大绿色循环经济。

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积极稳就业保就业,大力发展教文卫体各项事业,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全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全力稳就业保就业。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落实落细省“促进就业九条”等政策措施。推进“互联网+就业创业服务平台”[56]建设,鼓励扶持高校毕业生、异地务工人员、贫困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重点,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技能培训工程,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带动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推进健康惠东建设。建成启用县中医院新院区,以及增光、巽寮卫生院升级改造工程。实现荣超公立医院主体大楼封顶,动工建设县慢性病防治站迁建项目,启动平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和稔山卫生院扩建。全面铺开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县人民医院创三甲工作。实施“行走的医院”村医帮扶项目,提升150个村卫生站医疗水平,力争“大病不出县,看病不出村”。大力实施“人才兴卫”工程,引进一批医疗卫生骨干人才,定向资助培养一批紧缺医疗人才,提升全县医疗卫生“软实力”。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

坚持不懈抓疫情防控。完善“前哨通”等智能平台,强化检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疫、应急处理等功能,加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体系建设。坚持外防输入不放松、内防反弹不懈怠,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防疫措施的监管,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加大防疫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共同守住和巩固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有序安排新冠肺炎疫苗接种。

发展教文体事业。争取中央和省薄改[57]专项资金,全面实施“两类学校”[58]达标提质建设。建成13所、推进建设19所、动工4所学校[59]。深入实施“阳光招生”“阳光调动”“县管校聘”“学校中层干部交流轮岗”等制度,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均衡配置,狠抓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统筹推进学前、义务、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教育事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成6个镇(街道)[60]教育强镇复评验收。抓好县博物馆新馆陈列布展,加快推进三官坑窑遗址保护开发工作。启动“中国舞龙之乡”申报。抓好“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建设,大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加强城市绿道、健身步道、社区健身公园等场地的规划建设。办好各类群众体育活动,积极举办或承办巽寮湾滨海马拉松等体育赛事,营造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大力推进全民参保,落实困难群体[61]的社会保险托底帮扶,完善“参保精准扩面”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法定人员参保全覆盖。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升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水平。县社会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在有条件的镇、村(社区)新建一批长者照护之家和长者服务站,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继续发放租赁补贴,开展存量公租房常态化分配,完成5个老旧小区改造和一批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继续加强国防动员、征兵、民兵预备役等工作,积极发展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侨联、慈善、志愿服务等事业,抓好民族宗教、殡改、双拥、三防、人防、防震、县志、档案、保密、港澳、台务、侨务、邮政等工作,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各位代表,2021年,县政府将在完成省市下达的民生实事任务、继续实施2019年、2020年县人代会票决通过的民生实事项目的同时,着力办好今年县人代会票决通过的十件民生实事。

九、深化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入推进法治惠东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提升法治建设水平。贯彻落实《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各个层面、各个环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应对风险。开展“八五”普法工作,深入贯彻“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强化民法典等法律的宣传教育。依法打击非法集资和“高利贷”行为。重拳打击“两违”,依法稳妥解决不动产登记等历史遗留问题。

提升社会治理实效。深化“大打击”“大平安”“大防控”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飓风2021”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智慧新警务和“平安惠东”四期视频监控系统项目建设。重拳打击食品药品、侵权假冒违法行为,争取“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通过省级验收。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对不稳定因素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稳控。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2],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构建城乡社区治理新格局。

深入实施全民禁毒工程。落实《整治突出毒品问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毒品精细化治理,持续推进省“全民禁毒工程示范县”创建工作,完善“打防管控教扶”六项举措,持续在毒情监测研判、打早打小打链条、毒品预防教育等方面下功夫,确保守住四条底线[63]。加快推进“智慧新禁毒”系统平台、县毒品实验室及县级禁毒情报研判室建设。

强化安全应急管理。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处置,构建现代化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水平。建成启用消防三中队。加快高潭“易灾村庄”搬迁进度。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必须打造法治、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加强政治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政府履行职责全过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贯彻上级和县委的工作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和公众的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加强审计监督和政务公开,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营造清廉政风。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抵制“四风”。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预算,压减政府一般性支出,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

提升行政效能。按照增强“八种本领”[64]的要求,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干部的知识更新、能力培训和实践锻炼,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谋发展、抓落实上。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落实服务承诺、首问责任、限时办结、满意度调查回访等制度,坚决惩治庸政、懒政、怠政行为。推行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担当作为,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落实。

各位代表,新征程催人奋进,新愿景鼓舞人心,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闻鸡起舞、日夜兼程,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发展新局面,为惠东早日重返一流行列而努力奋斗!

 

(声明:本文来源于招商网)

首页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需求登记

项目
对接

申请园区入驻

单位名称

联系方式

联系人